第349节 聚焦东北(2 / 2)

龙起苍茫 费虚 7249 字 2019-09-23

美国乐意如此,他们在中国并没有租借地与势力范围,而且还面临着英法等四国的排挤,所以他们来了,他们在报复。

他们找到了很好的办法,那就是让民国政府出面抵挡英法等国的施压,自己则乐得在后面接便宜。

东北大开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始,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阻挡那位年轻领导人的决心,就像他石破天惊的任用一位满族旧官僚出任奉天省省长一样。

民国政府为了同时实施庞大的五年规划,也就是东北大开以及西部大开战略,不惜向德国与美国大笔贷款,并且向两国的资本出了号召,积极参与东北振兴实业计划。

对于引进外资,有利有弊,但是李秉衡作为后来人,有足够的办法去应付。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许多外商将会被麻痹,当然,将来要想耍心眼,只怕哭都来不及。

英国也好,日本也好,多次要求美国就向民国政府借款一事作出解释,尤其是日本,对美国与南华签订的军事协议非常不满,不但明显是在针对日本,而且也是在中国问题上跟日本对着干。

日俄战争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形势生了重要的变化。

日本战败了俄国,把它的侵略势力伸入南满,从此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沙俄在战争中受到了沉重打击,被迫从东三省南部撤退,对中国的侵略不得不暂时有所收敛。一向在中国对立为敌的英国和俄国,于,咖年达成了谅解和妥协,英俄矛盾不再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主要矛盾;反之,一向在中国勾结合作的美国和日本,都加紧了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日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主要矛盾。

在和美国进行争夺东三省的斗争中,日本不仅得到它的盟友英国的支持,而且和法俄两国也先后达成了谅解。法国在日俄战争后,担心日本对越南有染指的野心;而日本这时为了要偿还战时在美英举借的债款,正想在法国募集公债。两国之间于是举行了谈判,并于,咖年6月旧日饰结了《日法协定》。这个协定规定了两国互相协助,确保“与两国所统治、保护或占领之土地接壤之中国地域内的和平与安宁:一持两饰约国在亚洲大6各自点地个与领士权利不说,日法协定是继英日同盟之后对其侵华野心的又一鼓励,无怪乎在协定签订后,日本国内大事庆祝。

日法协定成立后不久,日俄之间也于,7年7月刃日签订了一项分赃协定。促成日俄和解的主要原因:在俄国方面是因为俄国国内革命运动高涨,财政困难,必须“保存实力,以解决欧州之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就是和德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问题;在日本方面。则是为了巩固其在南满的侵略地位和对抗美国势力的侵入,也需要和俄国达成谅解。

如今巴尔干战火炽烈,沙俄完全没有心思与日本动对中国的全面战争,日本考虑再三,不得不逼迫美国尽快表态,如果美国承诺不向南京政府借款以及进行商贸往来,那么它便会考虑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独立承担对南京政府的作战,或者,他们只需要在东北进行6军决战,在南边防范南华海军的进攻而已。

日本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论证,认为在东北只需要增派三个师团八万多人的兵力,加上旅大守军以及南满、安奉铁路沿线防卫力量,这是场一边倒的战争。

在他们看来,真正值得重视的对手,不过是南华驻守东北的两个所谓王牌师三万多人的兵力,吴禄贞手下的两到三个师从北洋军改编而来的国防军部队或许有一战之力,但并不值得认真对待。

他们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需要战决,没有资金给他们挥霍,必须尽快打赢这场仗,并且牢牢守住东北,将东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旅大就如同一把锁,锁住了南方与东北的海路联系,而袁世凯则控制着直隶与小半个山东,更是阻绝了南方向东北的增援,也就是说,东三省将独自面对日本,南京民国政府将只能给予有限的支持。

美国不会为了东北权益得罪俄日两国,更何况英法也不会支持,美国只是想通过强大的金融实力独霸东北而已,并没有安着什么好心,也并没有想为中国主权独立而承担任何政治义务的意思,更别提军事上的对华援助。

他们对东北固然是垂涎三尺的,但是却多次遭受挫折,不仅沙俄与日本反应激烈,而且英法也不支持,之前满清政府又容易妥协,所以一直没能实现。

去耸满清政府被迫和“四国银行团”订立《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合同的第十六条规定:“如大清政府欲请外国资本家与中国合办东三省以此借款兴办之事,或与其有关联者,应先请银行等承办。”这样,四国银行团实际上等于取得了在东三省投资的垒断权,美国则借此加强了它在和日俄竞夺东三省的斗争中的地位。

不消说,这一借款合同立即遭到日俄的强烈反对,两国都要求美国将这一条款作废。

由于不久中国国内生了辛亥革命,情势改变,债券未及行,同时帝国主义忙于干涉破坏中国革命,这场斗争暂时没有展开,而美国这一侵略东北的阴谋也因中国人民革命的爆而告落空。

如今他们又看准时机出手,而且是在向南京民国政府借款之后,又重提《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妄图消除英法的阻力,进一步加大对东北的渗透。

李秉衡当然不会同意,美国鬼子也想的太简单了,要说这些伎俩,在这个时代玩玩是不错的,但是在他面前,还是幼稚了些。

东北开中的与南华自身有能力进行五年计划,加上德国资本,其实并不特别需要美国人,李秉衡只是为了坑一把美国这个土财主,在它身上点财,并且让它来承担一部分来自英法等四国的压力。

这叫做扯着虎皮做大旗,也可以说是狐假虎威,现在年代不同了,欧洲形势危急,巴尔干打的热闹,中国又要借着南华的势向列强反击,英法等国不敢肆无忌惮的威胁美国,也就是说,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国这张牌可是很好打的。

为了让美国坚定支持中国的决心,而不是选择平衡,李秉衡选择了矛盾重重的东北问题着手,看似给自己树了几个强敌,揽了不少压力在身上,但是却成功的让美国站在了中国一边,把美国与德国绑上了战车。

《币制实业借款合同》只是个,空想,哪怕是美国人改良后的东北实业振兴合同,仍然是想通过富裕的资本,对东北进行经济渗透,在有着资金后盾的底气下,李秉衡选择了跟美国人玩一把。

就看美国人有没有办法顶住四国的压力,让他们先去扯皮,现在李秉衡就是想闷声大财,一个字,拖。

再有个一年多,一战必定会爆,这是历史的必然,到时候才是算账的时候。

何况现在巴尔干一开打,英法有天大的本事,也只好看着李秉衡一一解决中国的内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