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赤刀揉手(1 / 2)

 黔阳县军统青训班的军校内,操场上人头攒动,二百多名青年笔直的站立着。

郭骑云身穿少校呢子军装,脚踩长筒马靴,威风凛凛的喊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

二百多人齐声回答,声音响亮之极。

郭骑云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人群中的一名青年,此人正是伤愈归队的王逸。

王逸tingxiong抬头,目不斜视,这几日的历练让他的气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武中带着几分沉稳,让人不自觉的会多看上几眼。

其实王逸完全可以不必再回军校,只是他发现,虽然他灌输了基础格斗和基础射击,但并未实战过,运用起来极为生疏,这就好比开车,就算是老司机,如果几年不摸方向盘,仍免不了会生疏。

而那些克隆人士兵,虽然也有基础格斗,但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出伤害王逸的举动,这就根本做不到切磋的目的了。

还有便是,作为军统的青训班,所教课程包括,侦察、谍报、跟踪、射击、格斗、电讯甚至是日语,英语的培训,这些都是王逸急需的知识,而且在军校可以最快得到战局的变化,以及周围局势的发展,这对基地要塞接下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特工人员,你的敌人可能会是你周围所有的人,枪法固然重要,但关键时刻,格斗制敌却更为实用!”

“……今天,我就演示给大家真正的杀人绝技——赤刀揉手,下面有请教官。”

郭骑云话音刚落,一名身穿马褂武服的老者,从台下走了上来。

老者看起来有六十上下,头发已经斑白,但步伐却异常沉稳,只见老者扫视台下众人后,忽然抱拳一礼。

“这赤刀揉手是在揉手的基础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演化而来,只为取人性命,从不纠缠,被视为内门拳法,从不外传……而今,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如果我们武人再敝帚自珍,那将国之不国,谈何中华武意,各位都是有为青年,国之栋梁,今日老朽不才,有幸将这套刀法传授各位,实在是敝人之幸,中华之幸!望各位习得此术,有朝一日,手刃倭寇,匡复河山,老朽……谢过各位了!”说罢,老者再次抱拳,连施三礼。

望着台上的斑白老者,王逸心中波涛翻滚,他知道老者话中含义有多重,这绝非普通的搏击技巧,这是融汇了多少代武术大家的心血与精华,而铸造出的格斗技艺,是当之无愧的国术。

是传说中,近在咫尺,人尽敌国,匹夫一怒,血流五步的禁手招式,只传男不传女,甚至核心弟子终其一生都无法窥探一招半式,这便是中华国术的传统。

而如今,这名老者居然在众目睽睽下,将这套刀法,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这份精神,这份气魄,怎能不让王逸动容。

老者时而动如脱兔,时而静如处子,一招一式,仿佛老猿挂印,寻不得一丝端倪,手中两柄短刀,如同两条游鱼,诡异莫测,时而如潜龙入滩,时而如冲天利剑,每一招,每一式,无不刁钻异常,让人防不胜防。

王逸瞪着双眼,恨不得将老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牢牢印刻在脑海中,也多亏有了基础格斗打底,王逸对老者的招式才能看出些端倪,这就好比为王逸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让他看到了更高的山,更远的路。

用不了多久,王逸相信,随着他格斗技艺的精深,会从这套刀法中领悟出更多的东西。

老者将这套刀法一连演示了三遍,蓦然收手,垂刀而立,仿佛一棵雪峰中的劲松,高大巍峨。

王逸知道,老者已经将刀法演示完毕,武者讲究机缘,绝不刻意追求,三遍已经是极限,有道是秘术绝技只授有缘人便是这个道理。

能领悟多少,全看个人造化,这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有缘之人,勤加练习,自可融会贯通,甚至登峰造极,无缘之人,就算让他练熟招式,也不过是花拳绣腿,徒有其表罢了。

“此刀法名为赤刀,是因其出刀必要见血,见血必要杀人!还望各位,习得此刀法后,勿要轻易使用,老朽拜托各位了!”

老者说完,再次深施一礼。

中国自古便侠以武犯禁,如果这套刀法落到心怀叵测之人手中,会平添多少冤魂,所以中国自古将国术私藏家底,敝帚自珍也并非没有道理。

“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操场上二百余人齐齐抱拳一礼,朗声答道。

“老朽并非你们师父,老朽不过是一名行将就木之人,想在有生之年,为我华夏,为我中华武技,不至没落,略尽微薄之力罢了……”

老者说完,浑浊的双眼,已留下两行热泪。

忽然,老者提起手中的匕首,双目圆睁,厉声道:“今日誓言已我血为证,出刀必要见血,见血必要杀人!”

“噗!”

匕首划破老者的脖颈,鲜血飚射而出,血溅五步!

“大师!快……救人!”

郭骑云始料未及,他万万没有想到老者会当众自刎,这赤刀揉手最后的教授,成为了他人生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