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与旧人再聚,仅识半面。三零四(2 / 2)

弹指歌 二踢脚 0 字 2021-10-04

自然,这不过只是一时的心气,等日后,回过神来,自然有许多人重归旧貌,这江湖中的仇杀依然不会间断。但有了今日,终究要比任由中原武林于决战之后混乱,强上百倍。</p>

唐月听得自己父亲得这许多人拥护,心下不禁一阵的自豪,同时也更佩服自己的情郎,毕竟今日唐冷所为,乃是唐逸早一步献了的计策,也好让唐门抢先一步,聚涨声望。</p>

毕竟之前的唐门,虽是名门,可却是以暗器毒药,甚至暗杀名传江湖,这等声誉自然不会多好,旁人恭敬,实则是惧多于敬。且决战之后,唐门虽然未损一人,实力稳坐天下一大门派,可却因为暗器独特,整场争杀,唐门都是远离阵中,以飞蝗石远而击之,落在旁人眼中,尤其年轻人,未免会觉得唐门取巧。</p>

当初唐逸曾是献策,要唐门聘卿迎客,以荣唐门一脉,可若是被如今这藏于背后的名声阻了,那怎能行?所以唐逸昨天,这才再度献策,只道决战之后,人心必然不稳,这便正是唐门聚拢人心的机会。</p>

“反正如今大派只余下四个,且那昆仑派还是自十辅中提拔而上。当年名门只余其三,更显不凡,便是当真指责了自己的种种错失,也落不去什么面子,反只会予人敢于担当之感!”</p>

唐逸闻听唐冷此刻正依计而行,也正见到那行君的眼神终于有了变化,自那深邃中,透露出一丝的惊讶。</p>

“原来你也并非能看透一切。”</p>

唐逸心头忽然一松,这行君给他的压力可是不小,便从其出现起,自己就总觉得这人的眼睛似能看穿一切,也直到如今这才将心放下。</p>

那行君似也感觉到了唐逸信心大起,未想到自己眼神中仅仅的一丝变化,都被他看了去,心头也是一震,暗道:“仅仅数年,这江湖竟然又出了此等人物。”</p>

不过行君却没有丝毫颓色,只是再不将目光落在唐逸的身上,而是仔细观察起那台下众人。</p>

与此同时,唐冷的口里也没有半分停歇,当下再道:“如今东南一地,倭寇作乱,戮了百姓,伤我同道,其罪难赦!我等既为中原武林中人,无分强弱,都绝不能坐视不理!如今中原武林因我等决战而大为虚弱,此等外侮便更需以雷霆之势除之!不可任其成长,以至得机,再伤我中原元气!”</p>

众人闻言,登时齐呼一声,群情更加激昂起来。毕竟这去抵御外侮,怎都好过内斗,且那倭寇生性残忍,众人也都有所耳闻,如今既然唐门出面牵头,有名门当先,人们又怎不摩拳擦掌?至于那倭寇的实力,倒是没谁会觉得有多强大。</p>

唐逸所献之策,不仅能大提唐门声望,也可令中原武林当真不至混乱。要知名门并非凌驾江湖之上,而是身在江湖之中,这江湖当真乱起,或许有利各自扩张势力。但江湖如此之大,名门大派如今却只剩下四个,且都天南海北的,远水难解近渴。一等这中原乱到无法控制,外侮再趁虚而入,最终被害的,也少不得名门,甚至名门更会首当其冲!</p>

这外侮就好比那武帝,也如这东南倭寇。对于武帝的实力,唐逸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只有想的强了,也断没有无视的道理。不过如今武帝并无半分动作,沙海天山又远隔大漠,一时无法动手。而那倭寇,更早之前,唐逸便已想借他们为唐月多揽功勋,如今正好朱玉又提将出来,顺水推舟,便就定下。毕竟就算唐逸,虽会谨慎待之,可自心底也不认为这些个倭寇能有多强,若他们当真有武帝般的强横,也不会只是侵扰东南,而是早便将那沿海各派,一一灭去。</p>

“只不过那些倭寇流窜,居无定所,我等也非地主,贸然去了,根本便捉之不到。所以,我们便要拉拢当地的江湖人,以通消息,好一网成擒!且如此,既能为中原除去一害,又可借此团结江湖人,保证这中原武林的最基本的安定。”</p>

当然,要中原武林如之前十大名门俱在时一样的安平,那却是绝不可能了。好在,唐逸如今也不会那么奢求,只求能少些争杀便好。</p>

再看台下,如今当真是群情激昂,自然也是齐声同心,唐冷便趁这机会言道:“倭寇胜在流窜无常,我等四派此去,虽然实力够了,可也需大家齐心同力,为我等做那耳目,如此,才可知晓敌踪,一举歼之,少受损伤,保我中原武林之元气!”</p>

群情激昂之下,似这等简单要求,自然毫无疑问的被众人应承了下来。唐冷当下点了点头,随即对那近前的八辅道:“此去东南,可还要劳烦黄松居士、元掌门、梅掌门、余锋帮主多多相助才是。”</p>

唐冷所言这四人正是黄山派、天台派、清源派,以及鼎湖帮的掌家之人。这四派,黄山派地处南直隶,天台派位于浙江,清源派则定身福建,鼎湖帮踞于广东,也正是东南倭寇侵扰的最为猖獗的四处地方。如今唐门等人要前去东南剿灭倭寇,所到之处,便必是这四地无疑。所以唐冷才来相询,好得到这四派的同意和支持。相对于那些散落各处的江湖人,这些世家门派,组织更为严密,又是地主,若能为己助,此行可就愈加顺利。</p>

唐冷这一番言语,那四辅掌门俱是听的心念电转。对于他们来说,倭寇的侵扰,也自然尝过不少,虽说一时不会对其根基破坏多大,可却难抵日积月累,毕竟这些门派各有家业根基,只能防御,却难出击,始终被动。再者,最近倭寇却也是越来越多,如此发展下去,终有一日,成就大祸。</p>

其实名门真要一心剿倭,四辅掌门自然欢迎至极,只可惜当年名门对东南一直暗存了吞并之心,这才令他们对唐门的真实心思,心存疑虑。这也难怪他们,与名门的实力比起,不论是黄山又或天台,这些门派始终要差上许多,担心那名门图谋东南的旧情重演,却也无可厚非。</p>

不过如今群情正自激昂,四派掌门可也不好拒绝,当下互视一眼,又念起唐门距离自己也着实够远,名门已去其七,怕是也无力远来吞并,这才稍微放下些心来,当下同声齐道:“名门一力相助,我等怎会不喜?自当同心齐力,剿灭倭寇!”</p>

唐冷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如此,今晚便请诸位来少林一叙,与我等细商剿倭事宜。”望着唐冷的神情肃穆,倒真似一心为中原除却外侮,那四派掌门的心下又安了安。</p>

便如此,嵩山决战之后,名门重定座次,安顿死伤,再定下东南剿倭,到此刻,诸事已了,终可告一段落。</p>

不论这决战如何惨烈,也不论今后中原江湖将会如何,随着唐冷的宣布,轰轰烈烈的嵩山决战终于曲终人散。</p>

唐冷的话声落了,台下两万人终于渐渐散去,有回登封继续照看伤者亲友的,亦有就此打道回府的,若其家在东南,则心下还多装了一份惦念。</p>

众人散去,唐冷等人也自高台而下,唐逸见了,忙是上前一步,低声道:“伯父,此去东南,逸儿还有些问题,想问一问黄师叔。”</p>

唐冷闻言,看了看黄一民,黄一民当下便是点头道:“唐公子睿智,此番东去剿倭,可还要仰仗唐公子就地谋算,虽然黄某所晓不多,但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听闻黄一民这一说,众人登时缓下脚步。四大派都要出人手前去东南,虽说自心底并未将倭寇放在眼内,但若能知些对方的底细,也是好事,毕竟如今谁家不缺人手?若遇些意外,在东南平白折些人进去,那可不值。(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