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取书者姓林(1 / 2)

 吴八一一听很高兴,一拍我肩膀,“哈哈,这下赚大发了!孙真人压根没提这宝贝,我们拿走也没问题吧?”

把宝铛留在土里完全是明珠暗投,我点头:“肯定不能留在荒山上,我们厚着脸皮带走吧,可以用它煎药,既然连金银都能煮软,一定能把药效充分发挥出来!到时给孙真人送苏陀供时,跟他说一声,他要是不乐意就还给他。”

吴八一道:“人家肯定不会这么小气,不过说一声也是应该的。”

我心想,此物更大的作用应该还是炼丹,孙真人学识渊博,精通黄老列庄之术,创造这件法宝多半是为了炼丹。不过我对那铅汞龙虎之道一向是抱着怀疑批判态度的,丹我肯定不会炼,干脆就拿来煎药吧!

有些药方里面要用到矿石、玉石、珍珠,都是极难煮化的,用此铛想必顷刻而就!简直是煎药神器!

大白天的,锅不太好带,背锅赴宴委实过于喜感,我们暂且找地方埋起来,之后趁天黑再上来取。

荒山上面鸟不拉屎,加上村民亲眼看见鬼怪,应该不会有人贸然来此。

我们又绕到破庙后面去调查,吴八一一直在铲土检查,这地方根本就没有三合土,腐殖层下面有一层烧焦的土壤,混合着碳末,应该是百年前的大火所致。

我想土匪当初可能还在这里建有一些别的屋舍,可都被大火烧掉了。

吴八一拍拍手上的土,嗤笑道:“电视上的土匪一个个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跟官府杀得有来有回。现实中的土匪真是弱到姥姥家了!”

我说:“电视剧那都是美化过的。土匪的装备、补给、战术、经验在正规军面前就是白给,连受过训练的乡勇都未必打得过。以前但凡练兵,就把部队拉去剿匪,传统艺能了。”

“哈哈,土匪等于经验宝宝!”

“其实我看水浒的时候就经常想,这帮人吃啥?衣服从哪来?发生传染病咋办?一座山能养活这么多人吗?咱们现在不少人觉得宋江搞招安坑了大伙,实际上梁山人越来越多,周围能抢的全抢光了,长久下去是没法持续发展的,招安还真是他们当时处境下的一条比较正确的路线。只不过奸臣当道吧,招了安也是被当枪使,最后只有少数人得了善终,算是一场悲剧。”

吴八一朝我摆摆手指,“小林哥,这你就不懂了。你想啊,一本写山贼创业史的书,最后要全得了善终,怕不是书都不让出版啰?”

我笑了,“还真是,梁山好汉最后便当简直像批发一样地领。”

我俩闲聊着,走到一片空地,吴八一继续用铲子杵地,突然,土里传来咚的一声闷响,铲子杵到了一个硬绑绑的东西!

吴八一赶忙刨了几下土,继而惊呼道:“小林哥,你来瞅瞅!地下有字!”

我上前一看,待辨认清楚,顿时惊讶地呆若木鸡——只见一片埋在地里的青石上写着字,是一行诗:“取书者姓林,请君向崖行”。

这诗并不难理解,虽然是篆文,吴八一看了一会也看懂了,“啊?这是孙真人留下的预言吗?卧槽太神了!”

我用手抚去上面的浮土,整块大青石埋在地下,字痕陈旧,应该是很久以前刻的。

我心中如同波涛翻涌,心想这是未卜先知,还是孙真人的预测?!

子安的师父曾说过,此前孙真人写的那本《医不言》在他成仙之后,送给了宋朝的一位林姓巫医……

难道当时孙真人便在暗中培养自己的传人,而那位林姓巫医正是我的先祖?

但是奶奶并没有提过太多祖上的事情,她和二十年前过世的爷爷是隔了四代的表兄妹关系,奶奶其实也算林家人。

对着这行字,我大受震撼,抬头往前看,发现我们已经走到山崖边上了,身前一片杂草丛生,远处是大片苍凉的黄土高原。

我试着往前走,脚下干枯的杂草发出喀嚓喀嚓的脆响,我俩来到山崖边,看来看去,吴八一弯腰捡了块土坷垃用力往外扔。

“喂,你砸到下面的人咋办?”

“不是,小林哥,我在想,该不会前面有条看不见的路吧!嗐,果然是想多了……啥也没有呀!”

“我趴在地上看看山崖下面有什么吧!”

吴八一后退给我让出空间,突然,他脚下一空,吓得大叫一声,整个人摔向山崖!

“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