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八章 一诺千金(2 / 2)

赵大喜当然懂他意思,这个郑石暗中使一使坏,东官百姓两个亿的血汗钱可就没了,其心可诛。

两个人又商量一阵,到是觉得挺为难,就凭一个小小的东官市委,想动上交所高管谈何容易。想动郑大公子就更扯蛋了,赵大喜琢磨着傻子才会拿鸡蛋去碰石头,对于这个石明务必要处理的妥当,稍有闪失。弄不好还要引火烧身。那郑家大公子郑石是什么人,履历上没有半点瑕疵,郑家的长孙政治界的明星。只有最蠢的那种蠢货,才会跟他正面对抗。

张汉突然有些后悔:“早知道钱追不回来,还不如不去抓这个石明。”

赵大喜微一点头站起来,脸色沉吟之间已经有了计较:“交人吧,石明案的专案组不是还没撤,直接交给专案组吧

张汉心里多少有些不甘:“也不能这么就便宜了他,还是先见报,弄不死他也吓他一身冷汗。”

赵大喜哈哈一笑也就点头了,他也知道以郑石的心计来说,早做好了防备石明被抓的措施。第一回合交手互有胜负,郑大公子略施手段。就弄的东官上下鸡飞狗跳。赵大喜自然懂得投桃报李,也把石明弄回来吓一吓他。

这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赵大喜也不想引火烧身,一想到日后跟这位郑大公子的交道还得打下去。心里忍不住笑了三声,慢慢来吧。他赵家人最不缺的就是耐心。第二天轰动一时的石明案宣布告破。东官市局特地召开了新闻布会,跟省内外各大媒体通报案情。东官百姓恨石明恨的咬牙切齿,难免在市中心放一放鞭炮庆祝。

果然不出赵大喜所料,第二天新闻见报,下午就有上级下书面通知。这是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案子。东官市局就不要参与此案审理了。直接押解进京吧。张汉赵大喜冷笑三声,可以想象郑大公子这一惊吃的也不不然绝不会做出这么迅的反应。

张汉自然不是那么好商量的,随便找个借口把石明在东官看守所又扣了三天,上头果然有人坐不住了。赶紧派了押解人员进东官市第三天连夜把石明押走了。这些事情落在赵大喜眼里,大概探清楚了郑石的虚实,更下定决心谨慎对待,先把事情缓一缓,免得真把那郑大公子惹急眼了,再把天雷引到自己身上。

三五天后全国人大会召开,赵大喜作为东官市人大常委,本来是有资格进京开会的。周天庆郑佩都极力怂恿,东官市上下也都心服口服。都来劝赵大喜就跟着代表团去吧。偏偏赵大喜不为所动借口脱不开身,凡是来说情的都一口回绝。

郑佩和周天庆也拿他没办法。也就只能随了他的心意,自己带人去广件跟省里代表团会合。郑佩任上声誉如此卓著,这次回京自然是可以领功劳的,他在郑家地位日渐重要起来,这一次回去少不了要捞点好处。

临走之前,赵大喜也走动了感情,嘱咐两句:“都把腰杆挺起来,一个一个软趴趴的成什么样子,别给东官市丢脸。”

这话明着是说给那些人大代表听的,实际上是说给郑佩听的,郑书记脸色稍有些尴尬,还是抬起头来领人走了。

消息传到省委苏书记耳朵里,自然免不了跟田中勤等人议论几句,赵大喜这回又打的什么如意算盘,进京开人大会这么荣耀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去。

田中勤自然说两句好话:“可能是他工作太忙吧,手上的事情太多了。耽误不起。”

苏书记哪是那么容易骗的人,笑着开个玩笑:“我看未必,该不是赵大喜又得罪京里什么人了吧。”

田主任呵呵赔笑敷衍过去,回家跟夫人说起来,也夸赵大喜能屈能伸,真大丈夫。赵大喜倒未必有他说的这么好,这时候正忙着给郑石拖一挂后腿,代表团才网出。他就买了去上海的机票,以汇报工作为名赶去上海,求见粱新城梁董。

梁董一听说赵大喜来了,眼睛一瞪放下手边一切,气呼呼的从总裁办公室里直冲到会客有看见赵大喜的时候怪笑一声,梁大少眼睛放光心里琢磨,你可算送上门来了。这回可不能让你跑了。

哪知道赵大喜又一本正经,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询问笔录,正经八百的摆在梁总面前。梁新城看了几眼笔录,大吃一惊:“你神经病吧,石明的询问笔录你也敢留着,你病的不轻”。

赵大喜当然大叫冤枉:“天地良心。梁总,我可真是一片好心”你可别告诉我。你不认识这位上交所的杨科长

梁新城脸色阴沉琢磨一阵,暂时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把赵大喜往会客室里一仍起身走了。赵大喜嘿嘿一笑不怕他不出头。对郑佩那个,窝囊妹夫,当大舅子的可以打可以骂,外人要动手害他妹夫,当大舅子的能不管嘛,面子上总要过问一下。

这也就是豪门世家大少爷的心理了。这个杨科长敢勾结内鬼害他妹夫。不管怎样总要问一问的,这一问,弄不好就能问出问题来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蚀,章节更多,支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