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扬长避短(2 / 2)

杨昆顿时想起了那张“愿望清单”,“当个公务员”几个大字一直在他眼前晃来晃去,直晃得他蠢蠢欲动,拼命咬紧了后槽牙,才抵制住万般诱惑,坚定地摇了摇头。

孙研刷刷几笔,把单子递给他,“将人民、民族、政法也排除在外的话,只剩下这几家了。”

杨昆定睛一瞅,“外国语大学、音乐学院、传媒大学、中财经、外经贸……”

严格地说,像他们这样单纯地从字面上来理解、划分的方式,未免有些过于简单粗暴,各院校、专业不同,毕业后的出路也因人而异,农大、林大毕业的有可能当公务员,人民大学毕业的也有可能去做生意,财经大学出来的也许会被分到车间当工人,但对于他们这三个臭裨将来说,这种抓大放小的粗放式筛选手段,也是短时间内能想到的最为行为有效的方法了。

就这几家漏网之鱼在燕省招生的专业来看,文、理科通招且轻理重文,其中好几家还特别强调要求英语能力,似乎都比较符合杨昆的要求。

按院校、专业来逐一分析,外国语大学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到有机会走出国门去祸害各色美女、壮我国威,特别是想到德艺双磬的苍井老师、小泽老师现在可能还是处……杨昆的馋涎就有决堤千里的趋势。

暗自吸溜了一把口水,杨昆接着往下看,音乐学院貌似也挺合他的脾胃,有未来十几年无数经典金曲打底,要混个知名词曲作者似乎不难,只是不知道对于考生的专业水准有什么特殊要求,毕竟除了能玩几手吉它,昆哥也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强项不是?

传媒大学!这个哥喜欢,特别是在本省招的几门专业,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电视摄像……妥妥的为潜规则创造客观条件呢!

另外两家也很值得考虑,中财经也好、外经贸也罢,那可都是男银的天堂啊,至于原因嘛,大家都知道,学财贸的妹子多嘛!

看他沉默不语,脸上表情诡异多变,孙研忍不住出声打断他的想入非非:“怎么样,有中意的专业没有?”

杨昆下意识地抹抹嘴角,“倒真有点难以取舍呢,你的建议呢?”

孙研垂下眼皮,细声细气地说:“依我个人的看法,你是生意人出身,对经济类学科的理解能力应该比普通学生强得多,中财经、外经贸应该更适合你,特别是后者,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法学、工商管理,这些学科的设置更偏重于实际应用,能够学以致用的话,对你以后做生意不无助力。”

听她剖析得条理分明,杨昆不禁面容一肃,将那点痴心妄想强行驱出大脑,认真地考虑了一会,问:“外经贸去年在咱省的提档线是多少?”

孙研也不用翻资料,张口就来,“理科635分,文科621分。”

杨昆咂舌道:“这么高?”

孙研撩起眼皮看看他,“咱们省历来是高考的重灾区,别说跟京城比了,就是和周边省份相比,提档线也要高出不少,实际录取分数还要更高一些。”

杨昆拧着眉毛说:“那也高得太离谱了点吧,这都快赶上清华了。”

孙研微微一笑,“没听人家说么,有把握考上外经贸的,就应该试着搏一搏清华、北大,双方之间除了名气有别之外,整体实力相差并不太远,个别优势学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看到杨昆眉头紧锁,一付难以决断的样子,孙研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觉察的失望,宽慰他道:“要是实在没把握就算了,咱们再考虑一下别家。”

杨昆苦笑着摇摇头,“倒不是一点把握没有,坦白地说,这个分数还是估得稍嫌保守了一些,作文和英语写作题上稍微争点气,再多个十几、二十分也有可能。”

孙研似乎暗中松了一口气,“那你还发什么愁?”

杨昆嘿嘿一笑,有点难为情地说:“我就是觉得吧,这学校比传统几大名校的档次低不到哪去,跟人家说起来,有点难以开口……”

孙研这下算是明白了,敢情这小子还有点自知之明,好笑地撇撇嘴角,“也别光听我的一面之辞,上大学是一辈子的大事,你应该多找几个人商量商量才是。”

杨昆明白她的意思,按理说,几位红颜之中,以陈静的学历最高,在如何选择志愿上应该最有发言权,不过杨昆自觉愧对叶小换,也怕陈静舍不得放他远走高飞故意添乱,更不愿拿自己的大喜事去刺激她本已纠结的心情。

至于其它人,老妈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老姐还被囚在小黑屋里阅卷,堂姐杨晓敏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也没回来,这种偷梁换柱的下三滥勾当又不能对太多人宣扬,思来想去,杨昆一咬牙、一跺脚、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

...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