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2 / 2)

池仪面上也是一片霜然之色,缓缓道:“少府位置关键,必定要掌控在陛下手中。”看着张络,“宫人都有私心,却不可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叫陛下为难。”

张络看着池仪,重重点头,取了一碗热汤过来,咬破手指,将血滴入其中。

——温晏然自己不饮酒,身边近侍受她影响,也不蓄酒水。

池仪跟着咬破手指,跟着把血滴进去,然后各自饮下一半,虽未明言,也算是就此誓血为盟。

天下二十一州中,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人因为温晏然而睡不着觉,不过作为被旁人反复钻研的对象,她自己大约是因为锻炼累了的缘故,倒是睡得挺香。

清晨,早起的宫人们正在清扫地上的积雪。

刚刚起床的温晏然感受着肌肉的酸痛,有点庆幸自己现在是皇帝,无论何时边上都不会少了协助她进行日常活动的随从人员。

今天不用上朝,喝了点热汤后,温晏然直接摆驾天桴宫,堂而皇之地在国师的居处中占了一席之地,并分享了对方的早膳。

时至今日,温惊梅已经不会用“陛下怎么来了”或者“陛下怎么又来了”的目光注视这位不请自来的天下至尊,显然是已经习惯。

而且也怪不得皇帝总是往天桴走动,当初从季跃那边得到的一大笔钱粮,被温晏然派钟知微那边的可信禁军借审案之由,自季家老宅那边明明暗暗地押运入建州,目前就存在天桴宫中。

为天子囤积部分不适合公开的物资,其实也是天桴宫的一个重要用途,只是这个秘密通常需要等皇帝成年且亲政后才会被国师告知,不过在温晏然靠评论区剧透发掘出天桴宫的特殊之处后,温惊梅也就将天桴宫的底细坦诚相告,免得惹天子疑虑。

早膳后,温晏然顺便问了问这位远方堂兄,是否选定了该推荐那些人入朝。

温惊梅颇为无奈:“天下肯为陛下效力者如过江之鲫,而天桴宫中的道官,多是在别处无路求官之辈……”

温晏然不好把“是的,我就是要找那些不适合当官的人来填充朝廷”的心里话给讲出口,只笑道:“不能为旁人官吏者,未必不能为朕之官吏。”

“朕今日来,是有事要与兄长相谈。”

温惊梅:“陛下请言。”

温晏然手中翻着本闲书:“朕与泉陵侯手足和睦,奈何小人从中作祟,离间天家骨肉,每每想起,心中常以为憾。”

“……”

温惊梅一时沉默。

皇帝已经把关事情的键点说得很明白了。

泉陵侯身边存在小人,既然是小人,那必有不法之行,想要手足和睦的话,天子便要出手替泉陵侯将小人剪除,如此一来,温谨明那边无人拥护,自然就掀不起风浪。

天子今日这么说,显然已经是在思考剪除其羽翼的方法。

温惊梅只得劝道:“陛下莫忧,泉陵侯素有贤名,或许能体谅陛下之意。”

温晏然将手上的闲书缓缓翻过一页,颔首:“兄长说的不错,她自然是能体谅的。”

温惊梅:“陛下既然有意仁爱手足,何不咨以朝中重臣?”

温晏然微微一笑:“兄长是说太傅他们吗?”摇了摇头,“太傅他们要说的话,朕已经知道了,所以不用多问。”

这句话要是换个人说,温惊梅必定不信,如今只道:“陛下知人甚深。”

温晏然:“袁太傅他们是道德君子,自然会会劝朕一动不如一静。”笑笑,“既然天命在朕,那只要朕安稳如山,彼当自乱之。”

温惊梅忍不住想问,自乱之有何不好么?

他思忖,温晏然是一个希望事情能按照她的想法进行的自专之君,旁人或许不觉得,但作为常与之相处的近臣而言,温惊梅能感到对方存在着强烈的收拢权势之意。

天子或许想借着此事,再额外谋划些是什么。

其实温晏然的真实打算跟温惊梅猜测的存在一定出入。

温晏然觉得,既然温四有意皇位,肯定得不断打探建京这边的情况,想方设法去窥探宫禁。

禁军那边被收拾了一通,短时间内怕是难以为温四驱使,综合考虑,温谨明那边多半会从意志力相对薄弱的少府下手。

能被温四成功驱使的,当然不是什么中直之士,温晏然想,她自然决不能输给对方,但也希望借这个机会,为自己的统治埋下一些不安定的种子。

温晏然把闲书合上,随手摆在架子上——希望少府中人吃完了自己安排的那顿和解饭后,能替自己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