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袁曹讨伐陆信(1)(2 / 2)

又有徐州明军藏霸、孙观、以及江东悍将朱桓、潘璋、贺齐诸将镇守徐州各郡,对兖州的曹操进行了三面合围的态势。

虽然曹操几次出兵,企图打开司州的通道,但都被周瑜层出不穷的战略部署,压制的难以寸进。

而豫州虽然与兖州近在咫尺,可陆信亲率大军,军师贾诩、赵云、许褚、高顺、周泰、黄忠、魏延坐镇,曹操更是无从下手。

曹操虽然智谋百出,又有郭嘉、荀彧为谋,还有典韦、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于禁、乐进、李典等名将为辅。

但兖州之地这些年战争频繁,早已经没有昔日繁华,加上又与袁绍争夺青州,经历几次战斗导致损失惨重。

这次袁绍若不是为了联合曹操,共同讨伐陆信,青州之地曹操也未必能够尽数掌握。

建安二年(197)三月,曹操、袁绍经过长达的半年多的商议准备,终于正式举起讨伐陆信的旗号。

袁绍假借天子旨意,让主薄陈琳亲自操刀,写了一封讨陆檄文,列数陆信数十条罪状。

随后袁绍兵分二路,派大将高干率领并州三万兵马,与依附在他名下,驻扎在河内郡的吕布合兵一处进攻洛阳。

袁绍亲率十五万大军,以颜良、文丑为先锋,浩浩荡荡渡过黄河,直取河南郡而来,兵锋直指许都。

曹操则亲率七万人马,出陈留,直取豫州刺史部所属的梁郡、鲁国等地。

面对来势汹汹的袁绍、曹操大军,坐镇许都的陆信,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召开了军事会议。

时陆信早已经把治所,迁到了许都。

建邺被他上奏皇帝,定为大汉的南都所在。

张昭接任扬州刺史一职,陈到为扬州都督,统领扬州各郡事务。

孙邵任扬州长史,是仪任扬州別驾从事。

张纮出任陆信丞相府长史,原徐州治中王朗为丞相府主薄。

贾诩为丞相府参军,协助陆信负责军务,之前这个职务是刘晔鲁肃先后担任。

如今鲁肃坐镇益州、刘晔坐镇徐州,而贾诩正好填补了空缺。

“主公,并州高干所部,不足为惧,吕布虽勇,然此人不过一介莽夫,周瑜坐镇洛阳,即便无法取胜,也足可保洛阳无忧。”

丞相府大堂内,贾诩作为参军,对于目前的态势,他自是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分析论断,以供陆信作出合理的军事部署。

“不过,为万全之计,主公可调派孙策坐镇洛阳,如此则万无一失。”

贾诩之所以大胆推荐孙策前往洛阳坐镇,一是孙策这半年来,都在许都担任城门校尉,尽职尽责,加上孙家老小,如今皆在乌程。

孙策的老母弟弟孙权以及妹妹孙尚香如今都还年幼,这些人质在手,别说孙策现在没有反心,就算有反心也不敢异动。

同样周瑜的族人,现如今也都在许都居住,包括军中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大将的家属,皆滞留许都。

这倒不是陆信不信任他们而留的后手,而是皇帝刘协颁发的任官制度,凡是统兵大将,家眷一律滞留京城。

【作者题外话】:国庆快乐!!!

祝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书友们国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