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搅局(2 / 2)

伪娘的声音听得人浑身都不自在。诸师瑕此刻有种久别相逢以及不敢面对暗恋之人的复杂感。待到姬兰走近四人,之前还在一旁饮酒两个男子也忙围了过来。

“见过公子。”

殿内六人拱手失礼。姬兰亦是还礼。那妖艳男子见姬兰与几名手下风尘仆仆的样子,赶忙说道:

“早就收到消息,公子大驾,一路劳顿,快些入座。”

姬兰也不造作,在大方的在上面的位置坐下。同时嘱咐禽滑厘与几个手下各自落座。

那妖艳男子十分热情,开始介绍起诸人来。

“伯兄,怀。叔弟,忧。在下,恪,皆乃楚丘景氏。”

原来景怀、景恪、景忧三人便是楚丘的主人。相传此地楚人南迁之时,景氏一族却没有离开。楚丘有景山夕翠之美,而这景山便是以景氏命名。可见景氏在楚丘的地位。

不等景恪这娘娘腔继续介绍,先前饮酒的两个男子便分别起身:“聂人,句吴氏,秋。”

句吴秋是聂城城主。而聂城百姓远离中原文化熏陶,长期与东夷人厮混。所以他看上去有些另类,尤其身上穿着的虎皮。与一众人显得格格不入。

“五鹿,端木氏,仁。”

听到端木氏,姬兰一惊,赶忙又是还礼。少女无比的恭敬:“不知五鹿君身体可还康健?”

五鹿君乃是卫国前太宰端木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子贡,人称儒商。儒家奉其为财神。先前提到的荀子程便是他的弟子。

子贡在卫国享誉盛名,并且封君。他的封地五鹿城,既受国君的认可,又有周天子的赐封。在卫国地位超然。侧面也能反应出子贡对卫国的贡献之大。

“公子挂怀,父君康健。常于宋卫两地奔走。为子者,俱难说之以归。”

端木仁好似在开自己老爹的玩笑。说他不归家,自己都劝不动。诸人听了皆是摇头微笑。

诸师瑕没有自我介绍,而是一直偷偷打量姬兰。自耳泽惨败,漕城被围,他冒险突出重围,一直在楚丘联络各方势力,打算组织反攻,解救姬舟。如今,各地方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齐聚,正是一展拳脚的时候。诸师瑕起身说道:

“帝丘遭晋人袭掠,君上被困漕城。瑕联络四方豪杰,有幸与诸位聚首于此,便是商议这举兵伐贼之事...”

面瘫男子景怀,作为东道主,最先附和起来:

“我楚丘上下军民十万,带甲之士五千,听候差遣。”

端木仁也拱手说道:“此番本君携三千甲士前来助战。”

句吴秋道:“聂人勇士八百,随将军出战。”

姬兰亦是很给面子的说道:“三千甲士,车百乘,随时可战。”

即便算上自己从城濮带来的三千兵马,也不够二万之数。诸师瑕见识过晋人的大军,知晓晋人车多人多。此刻,忽有杯水车薪之感。

似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景家老二景恪柔声道:“后方不安,恐军心难稳。楚丘东南十五里乃城鉏之地。我意分兵把守此处,扼晋人东进之路。如此,楚丘、漕城、城鉏三地互为犄角之势,可解漕城之围。”

这娘娘腔看清了眼下的形势,知道不能硬碰硬。如果驻军城鉏,如洗劫帝丘资敌粮草的事情便不会再次发生。一直沉默的景忧,此刻操着如洪钟大吕般的声调说道:

“仲兄言之有理。晋人势大,粮草难以为继,倒不如与之相耗。待晋人疲敝,方可攻之。”

死人脸景怀看了看端木仁,问道:“少君觉得如何?”

端木仁微笑,目光看向姬兰,回道:“本君悉听公子安排。”

被人忽视的句吴秋忍不住冒出来刷个存在感:“别问我。只要有吃有喝,你们说打哪,咱就打哪。”

端坐主位的姬兰微微摇头。她算是看出来了。这景家三兄弟哪里是想出兵解救漕城,分明是在为楚丘的安危打算。

晋人盘踞在癝延与漕城一带,犹如一把剑指向卫国的腹部。一旦刺出,诸如攻下帝丘,或是瑕丘。那位于这把利剑两侧的城池便成为孤城。楚丘同样会是如漕城那般的下场。

诸师瑕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见姬兰不做声,重新提议道:“我意出兵癝延,晋人后方被袭,必然撤军回防。如此漕城之围可解。”

人数没有优势,放着坚城不守,绕到敌人背后搞事情,等同于送死。面瘫男景怀说道:

“瑕兄此策太过冒险。若晋人回防,你又当如何应付?”

“晋人可度河水,瑕何尝不可度那河水?若其回防癝延,瑕便趁势北上,攻下牧邑。”

这货此时还惦记着牧邑呢。谁都知道他是牧邑的邑宰。说的轻松,但深入敌后打游击,比攻打癝延更加冒险。

景怀连连摇头:“不妥!不妥!”

句吴秋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看法:“你若有心送死,在下可不陪你。”

就在商议没有结果之时,士卒来报:“报!晋人攻破南燕。南燕一众胥吏携百姓来投。”

沉默良久的姬兰陡然站起身,问道:“可有漕城晋人的消息?”

“没有。”

经姬兰一问,诸人都意识到了问题。景怀抢先向士卒喝道:“快探!探明漕城晋人的动向。”

待士卒匆忙离开后,姬兰匆忙说道:“如今时局不明,分兵城鉏可谓上策。兰愿携本部人马驻军城鉏,为诸君策应。”

诸人皆是有些懵逼。当务之急,应探明情况,去漕城解救姬舟才是?对方身为公主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诸师瑕眉头一皱,随即也道:“公子三千人马怕是守城不足。瑕愿随公子一同前往。”

姬兰也没拒绝,赶忙拱手与诸人告别。

剩下的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都什么事嘛。作为事件的发起人,诸师瑕跑了,而国君的妹妹也跑了。感觉救援的事情,这二人根本没放在心上,完全不管国君的死活。

诸师瑕带上一路追随自己的吴寿,紧跟姬兰。姬兰则与一众手下匆忙出了城主府的大殿。台阶之上,少女步伐迅捷。诸师瑕脚下飞快,询问道:“公子有何计策?”

“帝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