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特一师的故事(2 / 2)

重活 布老虎吃人 4394 字 2019-09-16

动力伞运动全称为动力滑翔伞,它是在滑翔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力伞顾名思义,便是滑翔伞加上发动机的组合。它是在座带后加上一个轻型航空发动机.由飞行员背负或使用简单的三轮起落架起飞。滑翔伞最初起源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1978一:|:登,用一顶高空方块伞从山腰起飞。成功地飞到山下,一项新奇的运动便形成了。1984年法国登山家菲隆从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飞出,使滑翔伞名声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陈兆军是个说干就干地主,他可不管那么多。反正有现成的动力三角翼发动机,只要略做改进,加上防缠绕护罩什么的,轮式动力伞的发动机就有了,剩下的就是滑翔伞。这个也简单,给专门生产降落伞的厂家去一个电话。稍微一说别人就明白了。毕竟滑翔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结果不到两天时间,一个军事途经的特快包裹就到了陈兆军手上。

徐陆兵对陈兆军是清楚得很,他看陈兆军只飞了两次动力三角翼就不再飞了。然后就闷着头开始折腾起东西来。徐陆兵心中有数。恐怕陈兆军又要搞什么东西了。接下来的两天,徐陆兵不但亲自陪着陈兆军。还悄悄的报告了梁宁师长。对陈兆军的事梁宁是知道地。否者他想拆部队装备的动力三角翼怕也不是简单的事。于是,有了特一师地全力配合,另外陈兆军还给洪都的许宏亮厂长打了一个电话,让他派两个技术人员过来。陈兆军地动力滑翔伞进展的很快。

许宏亮虽然不知道陈兆军要技术员到特一师干什么,但是这个消息可是让他心跳了很久。自从陈兆军搞出了动力三角翼,每年洪都都可以从军方拿到不少动力三角翼的订单。虽然部队要的东西技术标准非常高,但是相对的利润也是非常大的。另一个,自从大阅兵以后,洪都陆陆续续接到了不少国外动力三角翼的订单,就凭这,洪都已经过了几年的好日子了。这要是陈兆军再搞一个跟动力三角翼差不多的东西出来,还不把许宏亮给笑昏了?……

等洪都的技术员赶到特一师的时候,天上飞着的家伙吓了他们一跳。动力三角翼是都见过了,而且经常跟特一师打交道的不少洪都的技术员都会飞,可是动力滑翔伞在国内可是个新鲜玩意。平时都听说降落伞是往下降的东西,要是没看见,谁相信这东西也能飞上天?

陈兆军这会又有了神气的资本了。所有特一师的人,特别是“空中轻骑兵”中队的那帮家伙,谁也想不到陈兆军是为了压他们一头才搞的动力滑翔伞。不过陈兆军还是很清楚的,毕竟这东西在国外已经有了,而且技术也很成熟,自己搞出来玩一下可以,但是要将它当成装备恐怕还得部队考察一下,毕竟它于动力三角翼比还是有缺陷的。但是对一些特定的部门和武警部队,特别武警黄金部队等,这个东西还是有价值的。毕竟它要廉价得多,起飞要求也低。

陈兆军除了跟洪都的技术员讲解了背负式和轮式的区别以外,更多的是想帮特一师搞小型全地形车。洪都的小型发动机技术已经可以排上号了,生产小型全地形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进口的全地形车是好,问题是价格太高。现在洪都有了斯巴鲁的技术支持,许多原来只能是设想的东西都有机会实现了。

陈兆军当然还是秉承着一惯的只说不做的习惯,画出几辆轮式全地形车的图片来,跟技术人员讲解一般小型全地形车的设计思想。按照陈兆军的概念,原来特一师进口的全地形车不能不说是很优秀的车,但是毕竟太贵,陈兆军想搞的是后来被称为沙滩车的四轮驱动小型全地形车。

洪都来的技术人员很奇怪,陈兆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过他的这些想法往往非常有效,几乎都是将现有技术拿过来加以改进就行了……

陈兆军这边忙着。在北京,可有几个人正想着怎么算计他。别看这两年没谁找陈兆军的麻烦,但是不表示他没有引起国家的注意,可问题是陈兆军年纪的确小了一些,关键的是他老是东一下西一下的,别人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用他。可是不管怎么说,他拿工资可是拿了好几年了,不把他用起来就真的浪费了。为了如何使用陈兆军的问题,国家计划委员会可专门开了一个会议。

陈兆军那里知道,他这边正玩得开心(主要是挣钱,他现在可是洪都的股东),那边已经被人算计上了。 Xs555

UserMessages.aspx?to=admin&title=WEB-重活正文第一百二十三章特一师的故事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