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养鱼(2 / 2)

昨个儿晚上,李永已经见识到夏依依的吃相,丝毫不比宁小雪逊色。

话说夏依依看着也长得挺清秀精致,不过那肚量可一点也和精致搭不上关系,吃得一点也不少。

看到他们起床以后,李永连忙喝了两碗鱼粥,扔下粥碗就闪,他担心等会就给她俩扣下来去教书,他倒不是想要临阵脱逃,关键是还没想好要教些什么,怎么教才能让那些小家伙不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

话说自然课虽然不像语文、数学课那么规范,可也正因为不规范,小家伙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李永可没有耐心回答那些虽然简单,却简单到令人指的“为什么”。

相比起来,李永更喜欢同老村长他们在一起,可以增长见闻,学到东西,反过来向他们问些“为什么”。

不过,李永也并不是无所事事,借着前几天出山的“理由”,李永弄了些“云梦鱼苗”出来,又在前面挑选好的那几个水泡里面养上,打算看一看放养以后,能不能保持“云梦鱼”的美味和性状。

云梦鱼从鱼卵开始,就在空间水中孕育、成长,经过水产学院的权威检测,富含各种营养与活性成分,健康价值特别高。

虽然没有做过人体试验,不过李永当初给王芷瑶父亲吃的鱼虾中,就有一些“天池鱼”,而“天池鱼”在营养价值上,甚至还不如“云梦鱼”,王芷瑶靠着每天进食“天池鱼”,使得晚期癌症的病情得以好转,可见“云梦鱼”、“天池鱼”的价值。

俊龙村周围的水泡大多位于山谷或山脚,山谷中的水泡在夏天雪山水融化的时候,就会整个给淹没,山谷也会变成河谷,雪山水通过河谷,流入雅鲁藏布江。

除了山谷中的水泡,在山坡和山脚也会有很多这样的水泡,水泡周围长满了杂草,通过一些浅浅的溪谷相连。在丰水季节,雪山水就会通过溪谷注进水泡,等到枯水时候,就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水泡,好像撒在青山中的珍珠,从高处看过去,在阳光中熠熠生辉。

这时候已经是雪山水开始融化,水位见涨的时候,李永在老村长帮忙下挑选的那几个水泡,都是距离溪谷比较近,但地势又相对比较高,不容易给溪水给淹没,因而不必担心水泡里的鱼会跑到外面去。

这几个水泡大小不一,最大的也有半亩左右,小的只有十几个平方,甚至几个平方,水泡里的水位也不深,周围的植被也简单,之前用渔网在几个水泡里网过鱼,比较大些的鱼基本上都给网起来,然后分给村民,换了些牛羊,准备给孩子们弄饭吃。

俊龙村别的没有,就是鱼多,相对于出门就能“捡”到的鱼虾来说,这里虽然水多、草也不少,不过多少年的传统,都是少放牧,传说牛羊吃光山上的草根,雪山神就会降下惩罚。

李永虽然是个无神论者,倒是挺支持这个传说,其实所谓雪山神降下惩罚,很可能就是草皮遭到破坏以后,引起的水土流失。

李永虽然还没有经历俊龙村的夏季,不过从周围的水泡和溪谷就能看出,这里到了夏天,从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应该是很多的,若是植被给破坏,确实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啥的。

李永一开始也觉得奇怪,俊龙村周围的山上都是大片大片的青草,为啥牛羊的数量并不多,后来才知道有这样的原因在里面。

大山中的人虽然未必知道啥叫生态保护,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展过程中,他们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生存智慧,有时候要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在俊龙村,牛羊都是要关在家里的,不能放到山上面去,这是传统,也是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从来就没有人会破坏。他们要饲养牲畜的话,必须是养在家里,偶尔在屋子周围吃点杂草,平常都需要村民去山上割草,因而养的牛羊数量就比较少,不像西藏别的地方,常常能够看到大群大群的牛羊。

虽然说相对牛羊的数量不多,相对比较珍贵,从来就没有人愿意用牛羊来换鱼,不过听说这些牛羊是为了给孩子们加餐,村民们都很配合,与其说是换,不如说是送了,因为这里的鱼本来就是白捡的。

何况,一只羊能换很多的鱼,换回来也吃不掉,最后还是大家分分吃掉了。

因为水泡里的鱼不少,网了几个,网上来的鱼都吃不及,就没急着清空更多,只在清出来的几个水泡中,先放了一点云梦鱼苗。

李永所谓的“大事”,其实就是去看看这些鱼苗“生活”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