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下一任廷尉(六)(2 / 2)

如果是那种庸人,自然会因为陈平的夸奖而沾沾自喜,顺着竿往上爬,把自己再在口舌上拔高一筹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了,匠人中的木讷之辈也不在少数,中间也会有人很是羞涩地挤出一句两句谦虚的话。

但这鱼木匠却格外地不同,“我小时候听我父亲说起过他在我祖父那见识到的廷狱争讼类的故事,知道一些。”

陈平有点吃惊,他问道,“你是官家子弟?”

鱼木匠否认了,“我祖父叫‘熊心’。先帝仁德,为了我父亲他们兄弟几人不被有心人惦记上,就给我们赐了姓。

我记得我父亲说过,先帝跟前有一个口才了得的老头在跟前,吟诵了一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然后先帝就顺便给我家赐了‘鱼’姓。

我是打小开始学的木工,听父亲说,还是先帝帮忙亲自找的。

不然我家贫,断是没钱送我去学手艺的。”

鱼木匠勾起了陈平很多的记忆。

比如说,被项羽暗杀掉了的义帝熊心。

直到项羽身死垓下后好些年,还有民间传言说在义帝问题上是项羽替刘邦背了锅。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即使后来刘邦大肆诛杀项羽的余党,但是这种说法仍然好多年都没停止过。刘邦还为这事心神不宁,问过陈平,

“是不是你也觉得我很薄情?义帝曾是成就我,救过我几次的大恩人。

在我与项羽对峙期间,如果不是他死咬着不肯松那个‘先入关中者为王’的口,恐怕我与项羽到最后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刘邦的“很难说”很迂回,就是刘邦胜不了的意思。

先不说有多少可能,就算是刘邦为了打击项羽不得已而为之,陈平也会觉得他是可以被原谅的。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项羽在出身、军事才能还有年龄等各方面都呈碾压之势,刘邦能活着已经极艰难了。道义,在那时,简直就是笑话一般的存在。

甚至陈平后来也疑心过刘邦一再减免租税是不是想减轻自己对熊心的负罪感。

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作为熊心曾经的臣子,熊心的子嗣应该是登上帝位的刘邦及其后嗣最大的威胁。

按常理,刘邦即使不进行强力的打压,也应该避而远之才对。毕竟,极少有人在大大地辜负了对自己有过大恩的人的情况下还能坦然地面对他的后嗣。

刘邦如此地帮熊心的后人,陈平就知道,熊心当年的身亡不是刘邦所为。

还有鱼木匠口中的那个“口才了得”的老头,不用说,就是郦食其。

陈平据此推断,鱼木匠学艺是在韩信攻打齐国之前的事。

在这赵王府中,还有一个人是陈平不敢忽视的,他问鱼木匠,

“你怎么看待赵王府中那个叫小红的宫人的?”

鱼木匠说道,“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心眼特别多,人不实在。老实说,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再加上我对她的印象不好,所以一直都对她避而远之。

但还是无风起了三尺浪。

自我住进来后,有个蜀地来的一直在跟我找茬,我一直恼火着呢。

直到有一天,那个人跟我摊牌了,是因为小红。我知道,当着人面,最好不要说人家心上人的坏话,所以后来连他们俩我都绕开走了的。”

陈平要问的问完了,书吏也记完了。

作妖的如果不是这拨子木匠,那事情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陈平想要拿着这些个线索去找杜恬,听听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