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4章 分崩离析和一个整体(2 / 2)

崇祯盛世 轩樟 3489 字 2019-09-17

虽然崇祯皇帝朱由检今天重创了建奴的士气,将辽东将士们几乎要全体投降的士气,提高了一点点,但是他知道,这场战役的全局,是皇太极大获全胜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想的是,如何将这局势扳回来一点点,能够让辽东的局势,继续保持一种均衡状态!

崇祯皇帝朱由检同样知道,他的这个想法,也许就是他和祖大寿为首的辽东将门们的唯一共同点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知道,即便是现在再怎么扳回,受到历史的牵制,加上皇太极会用人,会改革,其实皇太极的奴隶社会加上封建社会的那一套,可以让后金成长起来,并成为一支强大的蚂蚁,不是没有原因的,而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凌河城战役的此战,皇太极吸取宁远和锦宁之战的教训。一改过去攻坚战的打法,实行围困。四道壕沟一道墙,然后围点打援,这是战略战术上的重大改变,这一战术非常有效,在原本的历史中,在日后的攻打锦州战役中,皇太极再一次使用此战术,同样取得了胜利。

这次战役,皇太极不搞屠城,围城之始就开始劝降,在祖大寿陷于绝境时,仍然耐心等待,做到了仁至义尽,从而终于感动了祖大寿,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阿敏屠城造成的严重后果。

城中将士宁死不降的现实极大地震动了后金统治者,他们看到屠杀民众造成的恶果,对军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皇太极的优秀就在于有着强烈是识人用人之明,并有着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气度!在他的手里,后金真正的达到了一个整体,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相比于后金能够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正在让大明分崩离析的速度加快!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十一月,皇太极对众贝勒大臣说:阿敏屠城,就是因为他不知书达礼,不明白治国的道理。而我们围困大凌河近三个月,明军饿死也不投降,誓死为朝廷尽忠,这正是他们读书收明礼的结果。所以,我们也要读书也要明礼,从今以后,凡子弟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者必须读书,并责承文馆官员翻译汉家典籍。后金国中正悄然开始了一场接受汉人先进文化的思想革命。

文馆改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亦称内三院。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职掌是:撰写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辩冤词状、皇上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官员祭文。范文程之世职亦进为二等甲喇章京,益受汗宠信,“每议大政,必资筹画”,宣谕各国敕书,皆出其手。范文程感恩图报,殚心竭力,操劳国事,先后疏言废除连坐法,奏准更定部院官制,六部各设满洲承政一员,下置左右参政、理事官、副理事官、额者章,荐举邓长春、张尚、苏弘祖等人为吏部参政、户部启心郎。

皇太极知悉,睿亲王多尔衮等王公统军围攻锦州时,离城远驻,又私遣部分官员兵丁返家,守兵得以出城运粮入内,勃然大怒(www.ibxx.com),遣内大臣昂邦章京图尔格、固山额真英俄尔岱和内院大学士范文程、希福、刚林等,讯问多尔衮如此办理的原因,并下谕严厉斥责主帅多尔衮和同在军营的肃亲王豪格、饶余贝勒阿巴泰、安平贝勒杜度、公硕讬等人。图尔格、范文程等传达帝谕后,多尔衮等引罪。图尔格、范文程等人向帝奏报其情,皇太极更为恼怒(www.ibxx.com),命他们谕令多尔衮等自议其罪。多尔衮自议死罪,豪格亦言应死,杜度、阿巴泰削爵为民,尽没户口奴仆,从征将领三十余人分别议死、革职、籍没。三月二十二日,图尔格、范文程等将此情奏报,皇太极予以宽减,降多尔衮、豪格为郡王,分别罚银一万两、八千两并夺二牛录、一牛录,余皆罚银。第二日,多尔衮等俱至议政衙门,皇太极命大学士希福、范文程等将他们逐出议政衙门。

皇太极在完善文化基础的同时,还注意完善官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