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先生十七年(1 / 2)

 张纪中

我曾在拍摄《神雕侠侣》时,向先生讨教对“浪漫”的表达。在西湖游船上,先生对我说:“浪漫是一种不常见的状态,比如手拉手看月亮很常见,但如果手拉手看月亮还站在水里,那就是不寻常的举动,就是浪漫了。”

今年是金庸先生创作六十周年,一个甲子过去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全世界掀起了武侠的热潮。在新武侠小说的泰斗人物中,还有梁羽生、古龙,但金庸先生最为出类拔萃,他的作品充满深邃的传统文化思想,内容涵盖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除了儒释道、仁义道德的核心,更有传统的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天文地理、中医中药、琴棋书画……都被他写得有声有色。

我初读金庸小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读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是《书剑恩仇录》。那时候想得到金庸先生的书很不容易,但《射雕英雄传》电视剧热播时,我已经有了改编他的小说成电视剧的想法。后来看过了他的书,那个想法对于当时身为演员的我就是种期盼。我一直想,如果做导演,是不是就能够拍摄他的作品?这种想法一直放在心上。

一块钱将版权卖给央视

我和金庸先生一九九八年相识,那时我刚拍完电视剧《水浒传》,金庸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如果按照央视拍《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态度,他愿意一块钱将作品版权卖给中央电视台。我看到报道后立刻感觉拍摄的机会来了,马上就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名义给老先生写了封信,表示我们非常愿意拍摄,金庸先生立即回复说可以让我们随便挑他的作品。考虑到中国内地当时的电脑制作的水准有限,我们就选了《笑傲江湖》。

一九九八年十月,双方达成协定。那是我们和金庸先生第一次签署版权协议,记得很清楚是在杭州东方龙大酒店(这个酒店现在不在了),一同去的还有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我特意在银行找了很新的一块钱,钱上的号码我至今还记得,是“52888”,我们将钱压在有机玻璃里,用汉代云纹的画框装了起来。那时候激动得都忘了照相,后来我问金庸先生那一块钱还有没有保留着,我想照相留个纪念,他找了一气,告诉我搬了几次家找不到了,至今不知道藏在哪儿了。但是从此我和金庸先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一九九八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七年了,十七年间我拍了金庸先生的八部作品:《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碧血剑》《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和《侠客行》,并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六个金庸剧的影视城。

良师益友

金庸先生和我脾气相投,我把他当作一个长辈、学者、良师益友。我们时常在杭州、香港见面,每一次见面都是非常快乐的时光。有段时间金庸先生每年都去杭州几次,很多时候是我陪着金庸先生。我在杭州有很多朋友,像马云、陈伟、何一兵,马云那时不像现在这么“身不由己”。每次我们在杭州,都会欢聚一堂,杭州的龙井山、杨家坞都留下我们这群人的欢声笑语。

二〇〇〇年的中秋节,金庸先生特地赶到《笑傲江湖》的拍摄地浙江新昌,和全剧组人员过节,大家喝酒唱歌,非常开心。那年中秋节的月亮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