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章 长途奔袭(下)(1 / 2)

 北王镇,一团阵地。

大批的日军步兵,在炮火和重机枪火力的掩护下,正排着密集的散兵线向中锐旅一团临时抢修出来的防线猛攻。

数以千计的一团将士们,在团长孙得胜拼死抵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火力对射。

一时间,整个北王镇都枪声大作,炮火连天,无数密集的子弹宛如流星雨一般,在阵地上来回穿梭飞射。

双方均伤亡惨重,尤其是作为进攻方的鬼子,那是成片成片的倒在冲锋的路上。

日军的进攻阵地设在了北王镇正北方向,距离中锐旅阵地大概二点五公里之外的一片树林旁,日军依托着树林挖掘了战壕,修筑了简易的工事。

这个距离选择的很刁钻,因为恰好是中锐旅重机枪火力以及迫击炮有效打击范围之外。

在二战中常规的日军机枪射手,对于九二式重机枪的操作射击,二百米范围内上靶率通常是七成左右。

经过实战洗礼积累经验后,这个水平会有所提高,以九二式重机枪的八百米有效射程为例,一般有经验的老兵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保证对敌人集群目标的有效杀伤,从而保持火力压制。

超过八百米后,子弹会飘不说,对射手的视线也是一大考验。

至于掷弹筒的射程更是只有一百五十米到三百米,射程比较远的迫击炮也无法对二点五公里外目标进行有效火力打击。

至于其他口径上70毫米的步兵炮,在这个距离上也得靠数量来进行大规模火力覆盖来取得有效杀伤,只有一个机炮连的一团显然没有这么壕。

因此,选择在这个距离建立前沿进攻阵地,对于日军来说是绝对安全。

一条设在一颗大树下战壕里,日军独立第11混成旅团的旅团长明日广宣大佐,此时正双手举着望远镜,观看着前面的战况。

看着己方进攻部队,在敌人的密集火力阻击下,成片成片的伤亡倒下,这老鬼子的嘴角不禁抽搐了起来。

作为独立第11混成旅团的最高军事长官,他恐怕也是皇军所有旅团长中唯一一个大佐军衔的司令官。

这让他在许多同僚眼中几乎成为笑话,所以明日广宣比谁都更渴望建功立业,获得晋升。

因此他在这次对中锐旅的围剿战役中,表现的尤为积极。

他要替自己和整个第11混成旅团正名,在他眼中中锐旅的一团,是他建立功勋的战功。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手下败将,在丢掉了防御坚固的任城后,竟然在北王镇一反常态,又组织起激烈抵抗来。

这让明日广宣大佐既意外又愤怒,因此一上来,明日广宣就将自己手里的主力部队,除了骑兵大队留在做预备队外,其余两个半步兵大队,以及炮兵大队,全部投入到了战斗中,对一团发起轮番猛攻。

当时第11混成旅团的三个主力步兵大队,有半个大队的兵力被留在了任城驻守,以确保其后路的安全。

但是从目前战况来看,己方的进攻已经陷入胶着。

眼看着进攻部队锐气渐渐丧失,再打下去只有徒增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