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商议对策(1 / 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日之铁血军魂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说到这里,李昆再无话反驳,因为八路军一直被国民政府的一些高层讽刺为游而不击,在敌后趁机发展壮大,这涉及到原则和立场问题。

再加上,徐文说的也有道理,他们独立营是可以轻松转移撤离,但段家村这里的百姓呢他们一个个拖家带口,总不能跟着背井离乡,漫无目的的转移吧

所以,徐文这番话一出,李昆也为之语塞。

事实上,八路军在敌后发展壮大那都是抗日战争后期的事情,前期,八路军在敌后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如果不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挥师南下,将主要兵力都投放到了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否则,八路军很可能被迫退出华北敌后战场。

据史料统计,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后期,渐渐成了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心腹大患,其两任司令官,杉山元,多田骏甚至后来的冈村宁次,都将八路军视为头等心腹大患,冈村宁次更是针对性的创造了囚笼战术,给八路军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华北正面战场基本已无战事,国民政府的正规军早就被打的逃得逃,撤的撤。

尤其是在汪精卫叛国投敌,组建伪国民政府后,仍然活跃在敌后的国军各部纷纷大举哗变,改旗易帜投靠了汪精卫,摇身一变成为了魏军,因此偌大一个华北只剩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这一支抵抗力量。

而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始终保持在三四十万,巅峰时期更是多达五六十万之众,除此之外还有数以十万计的皇协军,加一起近百万的兵力,这么多的兵力,维持其占领区治安明显大大的多余。

那就只有一个答案,是为了对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等抗日武装。

言归正传,李昆没了反驳,刘大力见状插口道“赵营长,李副营长,我觉得说的十分有理,大道理咱不懂,但当兵的吃粮拿响,保卫父老乡亲这个道理俺是明白的。

远的咱不说,就拿段家村的百姓来说,他们不但缩衣节食的支持我们抗日,还把自己的儿子,丈夫,兄弟送到我们独立营,参加咱们八路军,图的是个啥不就是相信我们能够保家卫国,保护他们不受日本鬼子的凄厉和奴役吗

现在我们要是丢下他们转移,日后还有啥脸面面对这些乡亲父老。

况且,如我们旅座所言,鬼子在飞虎岭吃了那么大亏,我们走后,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这些百姓们因此我坚决支持赞同我们旅座的建议。

留下来,誓死保卫段家村,保卫咱们根据地周围的父老乡亲,大不了就是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咱们现在要枪有枪,弹药充足,也不缺钱,还怕个球”

赵大龙颇为赞同刘大力的这番话,于是跟着点头道“我也同意徐旅长的建议,李副营长你呢”

李昆沉吟了片刻,也点头道“既然你们都同意留下了坚守,那我还有啥好说的打他狗日的就是了打鬼子除汉奸,我李昆从来没含糊过。”

徐文闻言神情一振道“那就太好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又有根据地百姓的支援,此战我们必胜”

赵大龙问道“徐旅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这次日伪军集结的兵力可是足足有上万人。”

徐文道“办法还真有,上万大军的集结参战,不是儿戏,鬼子一时半会是无法直接朝我们根据地发起进攻的,所以,在敌人重兵压境之前,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做点什么,给鬼子造成足够重大的损失,因此才能化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