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9章 夜袭宁城(1 / 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日之铁血军魂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凌源,位于辽宁西部,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河北、热河三省交汇处。

在通往宁城的公路上,一群身穿白色披风吉利服的骑兵,正自西向东策马狂奔而来。

这群骑兵不是别人,正是徐文和李天峰他们。

在宁城与热河交界处的临时驻地,给部队换上了白色的吉利服后。

徐文便把部队交给了冷锋和龙文章,然后亲率李天峰、田忠等一百多侦察骑兵秘密出动,兵分两路开始侦察敌情。

徐文和李天峰负责的是距离宁城最近的凌源,而北边稍远一些的朝阳,则交给了田忠。

一路走来,徐文他们对宁城和凌源之间的山川河流,道路湖泊森林都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这些亲眼所见得到了情报,比地图上可要精准多了。

在行进到约位于凌源与宁城中间的一条河流前时,徐文命令部队停了下来,转头对李天峰吩咐道“把地图拿出来看看,这条河是哪儿。”

李天峰立即转身从一名侦察战士手里接过一份作战地图,由于地图都是从日军手里缴获来的,所以精准度非常高。

看着地图,李天峰回答徐文道“旅座,前面这条河应该叫小凌河,是大凌河的支流。”

“嗯。”徐文点了点头,举起望远镜,开始观察四周的情况。

只见河流上面有一座石桥,李天峰在他身后继续介绍道“这里位于凌源和宁城交界处,算是中间地带吧。”

“你给我查查,如果宁城遭到攻击,凌源的日伪军是不是必须要从这里经过。”徐文没有放下望远镜,而是一边举起查看四周,一边沉声吩咐道。

“是的。”李天峰回答道。

徐文点了点头,放下望远镜道“这小凌河东岸地势平坦,没什么可以防守的好地方。

但是这西岸,地势险峻,既有山坡,又有树林可以依托掩护,如果要围点打援,伏击敌人的援兵。

这里是个绝佳的地方,只要在敌人援兵过河之后,炸开那座石桥,然后就能将敌人援兵一举消灭。”

李天峰看了看四周,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旅座言之有理。”

随后,他们又渡过石桥,继续往凌源方向前进,走了大概十几公里,发现小凌河以南的确没有什么可以伏击的好地方。

再往前就到凌源县城了,随时都可能被敌人发现,暴露行踪。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徐文便下令暂时撤了回来,在一片森林中等到天黑之后。

才再度出动,在夜幕的掩护下,前往凌源侦察去了。

通过走访附近百姓,以及对县城进行抵近侦察,徐文他们得知,日伪军在凌源也只驻扎了不到四百人,兵力比宁城甚至还少一些。

唯一不同的是,凌源的驻军中,有一小半伪军是骑兵,人数大概在五十人左右。

搞到了想要的情报,徐文当即带着李天峰他们往回撤,一路急行军,连夜撤回部队的临时据点。

田忠也在第二天早上,顺利撤了回来。

来到临时的指挥部,向徐文立正敬礼汇报道“旅座,副座,搞清楚了,朝阳驻军有三千人,鬼子一千,伪军两千。

其中步兵两千五,骑兵五百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