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6章 影响力(1 / 2)

 午后的阳光,在时间的推波助澜下,挣脱了云层的羁绊。

高天之上,刺目的暖阳尽情的释放出它温暖的怜悯之光,洒落在浑江沿岸。

无论是西方的独立纵队一团,还是东侧柦城内的日军第51师团,都沐浴在它公平而毫不吝啬的照耀下,感受着同属于一片天空下的晴朗。

此时此刻,沐浴在阳光里的一团阵地,显得宁静而安详。

就连四周的山林,也都鸟雀归隐,默然无语,似乎不愿打破了这难得的静怡时光。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日军航空兵团频频出动轰炸机,对一团的防线阵地进行轰炸袭扰。

一团众人废了老鼻子劲,在浑江沿岸构筑的防御阵地,接连遭到破坏。

三天的时间过去,浑江沿岸的几处外围阵地,简直被炸得一片狼藉,大地都一片焦黑,满目疮痍。

由于的鬼子的飞机一般都是上午下午各出动一次,在时间上来说较为规律。

因此,局面后来就演变成了,鬼子白天炸,王有生带人晚上修。

鬼子的飞机头一天刚刚炸完,第二天过来一看,敌人的阵地又重新复原了,然后再继续炸,王有生晚上就继续修。

双方就在这一直不断的扯皮中,等待着全面进攻的号角吹响。

而除了位于江边的外围阵地之外,在西边数百米外的山腰上,一团同样构筑起了第二道半永固工事防线。

三四天的时间虽然不多,可一团却从没闲着,将东侧防线较为完善的构筑了起来,时刻做好了应对日军全面进攻的准备。

柦城西边,与浑江一江之隔的山脚下,有一个名叫大围子村的地方。

大围子村边缘靠近江岸的十几栋民房,就是一团的临时团部。

从这片房屋向东看,右边是浑江江岸,左边则是一片高大的山丘。

二者之间隔着一片七八百米的田野开阔地,视野良好,利于指挥与防守。

前些天鬼子的轰炸机,一直都是在对江岸边几处较为明显的阻击阵地,实施定点轰炸。

唯独遗漏了,这孤零零伫立在田野里的十几座破败的民房。

当下,王有生趴在其中一间房子的房顶,背靠着阳光,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正往江岸的另一面,遥遥观望着。

透过望远镜焦距的拉近,一公里外柦城的外貌,以及边缘靠江地带的细节,一切都一览无遗。

甚至于,他都能够清晰的看到,有伪军组成的巡逻队,在江边不断的来回溜达,也不知道是在那寻思啥呢。

日军第51师团在入驻柦城的当天,一团就接到了消息。

不仅仅是因为可以隔江相望,主要是柦城里面,也留有独立纵队的眼线。

虽然说,柦城的地理位置,已经极为靠近独立纵队根据的外围边缘了,但独立纵队的实际影响力,在这里依然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这一点,在前两天的征船过程中,就能明显看得出来。

柦城的县政府与当地居民,一听说鬼子要打来了,独立纵队需要征船以防鬼子渡江,于是全都十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