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与胡人开战,天子离京,晏准再度成了坐镇皇城的宰辅,每日里积压的公务也是愈加繁重,几乎无片刻休息喘气。
他依旧住在自己的府邸,鲜少回去晏府,也已有多日,未曾见过家中之人,偏这时,老太君要举行家宴,让晏准抽空回去,他叹了声,只好放下手头牍文,趁时辰还早,回了趟家里。
太君和父母对他催逼过甚,说要是家里没了儿媳妇,谁也别想上桌!晏准无奈,被老太君险拿着龙头手杖给扫出去,“去!把青檀请回来!要不请回来,你也就别回来了!”
晏准沉默不动。
老太君见他如此不开窍,怒不能遏:“晏准,你可要想想,你有少年宰相之名,谦谦君子,清誉在外,可你放眼神京,有谁似你这般怠慢新婚妻子,大婚当夜就不同房,人一走就没了影,非得家里三催四请,也还是态度敷衍,把青檀逼得回不了家了,你可就满意了?早说你不喜爱人家,何苦来哉?”
老太君气得两眼翻白,差点儿当场晕厥,晏准被叱责了一通,终于动了。
他去行止馆接冷青檀,但正巧在花窗外,便撞见长慈郡主留了下来,与她有说有笑地,相与一同穿过回廊,步过天井,回了冷青檀暂时下榻的寝房。
长慈郡主活泼明艳,她端凝持重,一动一静,正是相宜如画。
分明不该再跟上去,晏准不知为何,一向拿得起放得下的自己,这一次尤不死心,跟随着她们的脚步,落到了后头。
随后当他回过神来之际,自己已经站在了冷青檀的屋门口,里头亮着一盏桔红的油灯,光晕照在两个年轻的女孩子的脸上,冷青檀好像取了一把戒尺,要教训长慈郡主,但当她那声“我怎会罚你”,用那般轻盈的,甚至带着一丝宠溺的口吻说出之时,晏准的心口像是飞快地过了一道闪电,他无法再待下去,而是转身消失在了行止馆外,再也没回头过。
晏准一个人回了晏府,国公夫人在他身后找了又找,也没找见冷青檀的身影,料到是儿子又敷衍了事了,气不打一处来,就差指着他脑门骂他不开窍了。
晏准虽然成事不足,但老太君派了心腹女婢前去,仍是在家宴的这晚上,将冷青檀请了回来。
家宴上,新婚夫妇一人坐一边,国公夫人无数次目光示意,让晏准靠过去,和媳妇坐一块儿,他犹如没看见。
冷青檀只顾埋头,慢慢吞吞地用饭,偶尔老太君问话,她会回答,但总是不自然,好像抬不起头。
任谁都知道,冷青檀受了晏准的冷落,明白自己并不得晏准的喜爱,但又因为丹书铁券受了晏家的大恩,她在这个家里如坐针毡,只能把头低着。
可是老太君万分地明白,长孙讨回来的这个孙媳妇儿不是一个只会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人,可想而知,晏准究竟是给了人多大的难堪。
这不声不响不尴不尬的家宴结束,冷青檀身子不适,回了屋里,只留下一桌沉默的一大家子,国公板着张冷脸,朝晏准道:“你还杵在这儿做甚么?还不跟着去?”
晏准蹙眉,明白如今自己是遭了家里人的一致嫌弃,可他心里的苦楚,谁又知晓?
沉默地跟随着冷青檀回屋,进屋时,天已完全漆黑,侍女捻了几根灯线,屋内的长烛烧得明亮如昼,是还没用完的龙凤花烛。
见晏相跟了进来,侍女们识趣儿地退了出去,将房门掩上。
晏准见她,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床帏间,好像在想着什么,也不动,自己竟也不知该说什么,方才纯粹是被父亲所激,这方前来,但已经亲眼目睹了她与长慈郡主的亲昵姿态,他自是不会再心存幻想。
他已转身决意离去之际,忽听到身后沉得有些哑然的声音:“晏相。”
他的脚步停住了,极其缓慢地转过身来,正对着冷青檀。
她从床榻上起身,拨开帘帷,几步便朝他靠近了来,胸膛有些急促起伏:“晏相,你是否真的讨厌我?”
晏准不知这话从何说起,他望着冷青檀的面,她脸色紧绷而隐忍,绷得近乎发白了,执拗地与自己对视着,等待着他的答复。
但晏准并不知,自己应当予以何种答复。
“我——”
便就这般又顿住了。
冷青檀垂下面容,轻轻地道:“晏相,我明白了。”
“晏相放心,你提的和离我答应,什么时候和离,晏相说一声就是了,把文书送来,只要我画了押,那便作数,我会立即离开,绝不使晏相难堪。”
说罢,她退了一步,转身走入了珠帘以内,一道浅浅的泛着琳琅光晕的湘帘,犹如一道天堑屏障,将她和他泾渭分明地划成了两边。
“我绝不会,再来打扰晏相,今晚便搬出去了。”
国公和国公夫人一直埋怨晏准不归家,如今她彻底搬出去,晏准自然便可以自如回家了,再不必心有顾虑。
冷青檀便真的趁夜离了晏府,无论国公夫人如何劝,都没能将她留住,国公夫人心冷了,“青檀,我就问你一个话,你老实答了我,我就放你走。”
冷青檀出于对国公夫人的尊重,表示定然知无不言。
国公夫人也不拐弯抹角,而是开门见山:“你就回我一句,你对我儿晏准,可有一丝一毫的喜欢?”
上次冷青檀说,最敬重晏准,国公夫人后来自己品了品,咂摸了又咂摸,还是品出了些意思,因此再也按捺不住,想要问上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