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赴宴(2 / 2)

地若不爱酒,

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

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

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

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

勿为醒者传。

”李白的月下独酌,缓缓背出后屋里好半天没动静。过了好一会,“好一个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好诗好诗。这诗仲平在也未必能作出来,夫子以为如何?”韩林首先喊道。

“的确是好诗。”郭夫子喃喃的说。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刘主簿附和道。

“孙孟,你如今才学初现,可愿到清风书院继续读书?”郭夫子问道。本来孙孟的父亲就把孙孟托付于他,只可惜此子太过顽劣,不得不赶回家中。如今此子才华初成,若是加以调教,必成大器。将来也会给清风书院添一桩佳话。

“学生愿意。”孙孟朝郭夫子深深的作了一揖。此为师礼。代表他承认这个老师了。父母愿不可违,看这郭夫子也不像太讨厌的人,再说孙孟还想知道古代的文化和他所学到底有什么差别,进书院读书倒也不是件坏事。

“恭喜夫子”刘主簿和韩林同时祝福。

“老爷,外面钱百万和周大人来访。”

“哦?没请他们,他们来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闻到腥味了呗?我没猜错的话,为这醉仙酿而来。”

既然来了,请吧。

“哈哈,刘主簿不请自来,周某赔礼了。”周兴武人还没进来,就在外面喊道。

“哦?韩大人和郭夫子也在呀。”

“韩大人、刘主簿、郭夫子钱某有礼”钱百万进来作揖道。

“哪里哪里,能请到周大人和钱先生是刘某的福分,请坐。”

几人入席喝起酒来,孙孟虽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无非都是为了醉仙酿而来,可是自己只是个小孩,是来喝酒的,不管。不问不说。

“这醉仙酿还真是好酒,醉仙酿,名字倒也贴切,只是这平果酒,名字因何而来?”

韩林突然问道。

“愿它喜乐平安见,繁杂万事且成空。图个吉利罢了。”“喜乐平安,好,好名字。不光名字好,入口爽滑,甘甜清冽。也非凡物可比呀。不知贤侄这种酒能酿多少呀?”

“没多少,弄几坛尝尝而已。人力有限。”

“可曾想过办个作坊?”

“办作坊?”孙孟看了周兴武和钱百万一眼。

“想过,周叔和钱叔提起过,我正在考虑。”

“哦?有什么需要本县和刘主簿帮忙的,尽管提。”

“有什么需要你帮忙的,要钱要地要人,我这都有,孙孟,周叔全力支持你。”周兴武和韩林一直不怎么对付,任何事都习惯性的唱反调。

“文人说话就是虚伪,不都是想要分成,享利益吗?搞的好像我家孟小子要求着你们帮忙似的。”周兴武刚说完这话,韩林的脸不是很好看了。

“还真有需要您和刘叔帮忙的”,孙孟赶紧出来打圆场。

“在座的各位都是长辈,我就直说了。作坊是一定要办的,小子要随夫子读书,也没有时间总是在家酿酒。办作坊我也想过了,郊西有一大片空地倒是适合建厂,土地的事就劳烦韩大人和刘大人帮忙了。至于资金大家可以合伙出。集资入股,到时按股份分成,如何?”

“股份?集资?”大家异口同声的问。

忘了他们听不懂。“我以酿酒的技术入股。土地和资金,大家按照出钱的比例,来决定占几成,最后利润也照分成比例来分。如何?”

“听起来还蛮合理的”。最后大家讨论了一下,孙孟四成,韩林和周兴武四成。钱百万和刘元化各占一成,建厂孙孟全权负责,运营和经营钱百万和周兴武负责,其他人负责分成。

利益问题商量完了,大家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就各自告辞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