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阳平侯王凤(1 / 2)

 燕起、王莽一行人在张兴宅中用过午膳之后,正在厅堂内商议两日后的行程问题。有一人来到张家门外求见,张智去应门后发现来人是大司马大将军、阳平侯王凤府上的家将。那家将姓王,单名坎,奉大将军王凤之命而来。他率先去了王莽家,经李氏的侍女之口得知王莽在张兴家中,便又寻了过来。

张智将王坎引入到张兴宅中的厅堂内后,便告退离去。

“小人王坎,见过十二少爷,见过各位公子。侯爷有命,请十二少爷与燕起燕公子一起去侯爷府走一趟。”王坎在厅堂中见到燕起、王莽诸人后,毕恭毕敬地躬身说道。

已故阳平侯王禁一共有八子四女,长子王凤继任了阳平侯爵位,官拜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权倾朝野,有三子,一子早夭;次子王曼已去世,他是王莽的生父,有二子,其中长子王永也已经去世;三子王谭,有四子;四子王崇也已去世,有三子,由长子王奉世继承安成侯爵位;五子王尚,有二子;六子王立,有三子;七子王根,有三子;八子王逢时,有二子。长女王君侠,嫁给了魏郡望族淳于家家主淳于凉狐;次女王政君,嫁给了先帝孝元皇帝,乃是当今太后,当朝皇帝的亲生母亲;三女王君莉,嫁给了当朝中散大夫陆贾纬;四女王君娣,嫁给了平虏校尉冷广。王莽在王氏二十来个直系子弟当中排行第十二,因而王坎称呼他为十二少爷。

众人猜测王凤之所以传唤,十有八九是为韦佩弦之事而来。王莽作为王氏子弟,得罪王家家主王凤的座上宾,因而被罚,也是情理之内。只是王莽并不太明白为何燕起也在王凤的传见之列,燕起虽则击败了韦佩弦,却并非王家子弟。王莽与燕起对望一眼后,关切向王坎问道:“你可知道大将军为何要传唤我俩?”

王坎抱拳,不卑不亢地说道:“回十二少爷的话,小的只管传话,不敢过问大将军的缘由。”

王莽也并不是怕事之人,心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王莽与王凤长子王襄关系密切,即便获责,有王襄从中斡旋,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遂对燕起说道:“既然是大将军传见我们,还要劳烦师道陪我一起去趟侯府。”

燕起虽知王凤位高权重,自己却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耸了耸肩,摊手说道:“巨君哪里的话,韦二公子本就是跟我打的,于情于理都该是我去跟大将军负荆请罪。”不过瞧他毫不在意的语气,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燕起根本没有任何所谓的负荆请罪的打算。公孙衍等人默契地相视一笑,自然不会点破燕起的心思,王坎地位低微,更是没有资格表达任何看法。

王莽也不再废话,向其他几个人告辞,托甄氏兄弟将自己的嫂子与侄儿送回家,然后对王坎说道:“王兄弟前面带路,我们跟你一起回侯府。”

看着燕起与王莽跟着王坎一起离开,张兴等人露出了一丝担忧。

阳平侯府也在北阙甲第之中,距离张兴家隔着两条巷子的距离,但就是这两条巷子的距离,便无法逾越。张兴家顶多不过是个大宅子,阳平侯府则绝对称得上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阳平侯府占地近百亩,府内亭台楼阁无数,令人叹为观止。

燕起、王莽两人跟随王坎一路来到阳平侯府,进侧门进入侯府内后,王坎将两人交付给另一个家奴。两人跟着那家奴在阳平侯府内穿行过数个庭院后,最终来到了阳平侯府的后花园外。

后花园入口处此时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精明干练,管家打扮的中年人以及四个腰佩环首长刀,身穿武士劲装,目光坚毅的侯府卫士。王莽作为王家嫡系,经常有机会到阳平侯府走动,因而认得那中年人便是阳平侯府三管家马如龙,至于那四个卫士则属于阳平侯府内赫赫有名的玄刀近卫。

玄刀近卫共有一百单八人,全部是阳平侯王凤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不使用更为普遍的汉剑,而是选择环首长刀这种近年来才在战场上开始流行的武器。他们全部都武艺高强,刀法凌厉,能够以一敌十,甚至更多,相互之间还擅长小规模配合,是王凤的近身护卫。

那家奴带着燕起、王莽两人来到马如龙面前,揖首恭敬地道:“禀马管家,十二少爷、燕起燕公子到。”

马如龙挥挥手让他下去,抱拳对燕起、王莽说道:“十二少爷、燕公子,侯爷已在湖心亭等着见你们。”

王莽与马如龙一向熟稔,凑上去,笑着问道:“马管家,王莽有阵子没来侯府,嫂子跟威儿最近如何?威儿那病没啥大碍吧?还有,马管家可知道大将军找我们俩来究竟为了何事啊?您能给先透露透露不,也好让我们俩心里有个底先。”

马如龙拍了拍王莽的后背,也是笑着回道:“有劳十二少爷挂怀,你嫂子与侄子都好。还多亏了十二少爷请动了楼神医,楼神医看了之后,开了个方子,你侄子按方子吃药后,没几天就痊愈了。至于侯爷找你们是什么事,我也不清楚,不过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侯爷今个儿兴致还不错,大少爷与杜先生也都在。”

“威儿没事就好。那我们俩先进去了,免得让大将军久等。等改日有空,王莽再请马管家小酌几爵。”

燕起与王莽穿过角门后,踩着青石板路,沿着沁澜湖走,没一会儿就到了湖心亭外。路上,王莽快速轻声地向燕起解释了大少爷与杜先生的身份。两人在距离湖心亭两丈左右站住,揖首道:“王莽(燕起)见过大将军。”

湖心亭内非常宽敞,正中圆桌上摆着一个棋盘,两个人坐在那里手谈。

一人年近六旬,身形高大,威严肃穆,花白胡子,身穿深紫色的长袍,此刻似乎陷入困局之中,正在冥思苦想,便是当朝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阳平侯王凤。

另一人大约四十岁左右,头上戴着一顶长约两寸的小冠,穿着一身因为洗过太多次,而有点褪色的青布长袍,此人便是马如龙口中的杜先生杜钦,人称“盲杜子夏”,该因他与其侄子杜邺都是表字子夏,而他自己左眼视力残缺,难以视物,长安中人为了区分二人,遂给杜钦起了这么一个外号。

杜钦自幼便饱读诸家之书,足智多谋,年纪轻轻便有鬼才之称,后来因故瞎了一只眼睛,破了面相,难以拜相封侯,于是开始闭门读书,不问朝政。王凤成为大将军之后,求贤若渴,久闻杜钦才名,遂连续数次邀请到杜钦前来辅佐自己。杜钦最终为王凤的诚意所感动,成为了王凤府上的首席谋士。王凤对杜钦非常赏识与尊重,整个阳平侯府内,包括王凤本人在内全部对杜钦都是尊称杜先生而从不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