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屈突盖阵前刺先锋,卢昌期献计弃黄龙(2 / 2)

大隋王朝 朱长孝 0 字 2022-05-20

眼看夜幕降临,晋王的寝帐依旧灯火晃晃,正在巡营的诸葛颖,便去了寝帐,轻轻掀开帐门。

“诸葛先生?”

“殿下,这么晚还没歇着?”

杨广两眼无光,压抑着情绪默不作声,诸葛颖问道:“殿下心里莫非还在忌恨燕荣?”

“燕荣这厮几次三番,欺负本王年少,此仇此恨,我岂能不报!”

诸葛颖作揖道:“殿下息怒,如今讨伐黄龙府迫在眉睫,望殿下切莫计较个人恩怨,耽误了战事。”

“嗯。”杨广点了点头,用手一拨,展开了案几上的地图,“先生催粮之时,我已与众将商议过,大军直捣黄龙府。”

诸葛颖笑了笑:“如今粮草充足,殿下的战机已到。”

杨广连夜传下将令,次日天明,命全军开拔,杨广、阴寿统领大军直逼黄龙府。

黄龙府的探马,飞奔回城,高宝宁得了快报,是心急火燎,传众将官商议对策。大将赵修罗心想,前番中计被俘,心里窝囊,正好借此时机一雪前耻,赵修罗主动请战,言道:“修罗原为先锋,直捣隋军,以雪前番被俘之辱。”

高宝宁和卢昌期递了个眼神,高宝宁说道:“隋军士气正旺,修罗将军最好先避其锋锐,以免重蹈覆辙。”

“这……”赵修罗一时说不上话。

高宝宁道:“我命祖英伯为先锋,点齐三千人马迎战;命赵世模为后队,率三千人马接应。”

二将领了军令,退下点兵,唯有赵修罗心里憋屈,憋着个大嘴,低头不语,高宝宁假惺惺扶着赵修罗的肩膀说:“修罗将军何必在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意气用事反倒不稳。”赵修罗只得忍气,难以开口。

先锋祖英伯率领三千马步军,出了黄龙府,直奔西南,路途不远,便远远开间隋军已开赴而来。隋军先锋名叫薛曜,胯下一匹照夜狮子马,身着柳叶甲,头戴乌金狮子盔,手持鱼鳞金背刀,也率三千人马,迎面而来。

两军相遇,狭路相逢。祖英伯一见隋军,不容分说,挥舞金攥双凤刀,直取薛曜,薛曜也举刀应战,二人纠打一起,大战二十个回合,祖英伯回马一刀,薛曜躲闪不及,命丧马下,隋军兵马一看,便丧胆三分,慌忙败退而去。

薛曜与祖英伯打了二十多个回合,倒也耽搁了一会儿时间,隋军后队人马都已停步等候。忽然前面败兵纷纷撤回,阴寿一看便知不妙,对杨广言道:“定是先锋被诛。”

果然一个校尉跑到跟前,报道:“启禀晋王千岁、总管大人,先锋官薛曜战死。”杨广看了一眼左右,问道:“谁人能战?”

屈突盖言道:“待末将前去交锋。”

屈突盖催动五花追风马,挥动横水槊,直奔冲来。这时祖英伯立马阵前,正得意洋洋,一见屈突盖策马而来,祖英伯道:“先锋已死,尔等还不快快投降!”

“哼!”屈突盖道:“你算个什么鸟东西,竟敢在此汪汪。”

祖英伯闻听大怒,挥动大刀,催马杀来,屈突盖毫不畏惧,策马应战,二人盘杀一通,不过十个回合,屈突盖一槊挑死祖英伯。这才是:

威震隋唐英名在,谁人不识屈突盖?

直捣黄龙斩荆棘,铁骑荡荡扫尘埃。

隋军旗开得胜,人心大震,屈突盖挥舞大槊,高声喝道:“北齐残兵,何足挂齿,给我杀!”屈突盖催马在前,众兵士紧随其后,把北齐兵冲的七零八落,一哄而散。

此番北齐兵大败,落荒而逃,在后队接应的赵世模刚刚赶到,一看败兵后撤,便问道:“尔等何事惊慌?”

有兵卒答道:“先锋祖英伯被杀。”

“啊!”赵世模心想,祖英伯是高宝宁的心腹大将,他若兵败岂不是塌天之祸,我即便拼杀也是送死,况且前番赵修罗被俘也没被加害,都是中原人,何必跟着高宝宁,整日给给突厥卖命。

赵世模生性胆小,思来想去,对手下言道:“隋军必有大将前来,祖英伯尚且不能阻挡,倘若丢了黄龙府,难道跟着突厥去游牧不成?”

一听这话,黄龙府的兵士多是汉人,世代种地耕田,哪有愿意跟随突厥游牧的,纷纷说道:“愿随将军左右。”

“我欲投靠隋主,返回内地,有愿意跟随者一起投诚,不愿跟随者,自回黄龙府,等待与隋军决战。”

众兵士纷纷要求倒戈,归顺隋朝,赵世模大喜,率领兵士一同前往隋军阵前,倒戈归降。杨广、阴寿闻听北齐主将赵世模率兵归顺,亲自相迎,赵世模怀抱头盔,单膝跪倒,言道:“隋主天威,三军将士望而生畏,今愿放下兵戈,倾心归顺。”

杨广翻身下马,扶起赵世模,对众人言道:“各位兄弟,不必放下兵器,黄龙府尚在高宝宁之手,本王愿与诸位,直捣黄龙,驱走胡虏。”归顺将士不无欢呼,调转刀枪,开赴营州黄龙府。

祖英伯被诛、赵世模半路倒戈,消息传到黄龙府,气得高宝宁火冒三丈,怒不可解。赵修罗在一边看的着急,上前言道:“主公勿躁,末将愿带兵出战。”

高宝宁心中一抖,心想万一赵修罗也倒戈,该如何是好。军师卢昌期在一旁言道:“隋军攻城拔寨不在话下,但千里奔袭却不是强项,不如弃黄龙府,而去投奔契丹。”

高宝宁长叹一口气,说道:“我本欲杀回中原,复辟齐国,没想到连黄龙府都保不住,反要远走他乡,投奔异族。”

赵修罗道:“城中尚有两万余众兵马,且能固守数日,一旦离开黄龙府,只恐一去难返!”

军师卢昌期一心想投奔契丹,便叮嘱道:“修罗将军前番被俘,隋军不肯伤害,即便再次被俘,依旧平安无事;可主公一旦被俘,必死无葬身之地。”

这句话让高宝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想,卢昌期说的有道理,自己和赵修罗处境不同,便传令左右众人,收拾辎重,带上家眷,一同逃往契丹。这才引出:

弃家亡国走荒凉,三军不振思故乡。

塞北哗变终做乱,自有人心去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