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清官难断家务事(2 / 2)

李妃的父亲阿哈出已经病逝,不然的话勐哥帖木儿也不可能成为建州女真一系的头领。

父亲死了,两个妹妹一个嫁给了凡察,一个嫁给了把儿逊,都是此次建州谋逆的重要人物之一,直接就死在了婆猪江畔的建州卫里。也就是说,现在李妃的亲人也就剩释家奴一个了。

“按理来说……”朱瞻垶沉吟许久,但最终还是开口了。

这事儿躲不过去的。

“不管怎么说,释家奴都是此次建州谋逆的重要人物之一,虽然他在最后袭杀了勐哥帖木儿,带领着建州女真投了降,但建州女真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想被我们大明统治。”

“也就是说,最后还是宁王跟柳升、陈懋等人用武力拿下了建州女真一系,释家奴的作用很大,但也没有那么大。”

“虽然我们可以用释家奴击杀贼首的名义从轻处理,但那么多的将士都看到了,朝鲜那边也看到了,瞒是瞒不住的。”

听朱瞻垶说到这里,朱棣脸上明显的流露出了一丝丝的疲惫,而李妃的脸上则是写满了焦急。

不过朱瞻垶的话还没说完。

“不过还是那句话,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朱瞻垶看了看老爷子,最终还是决定要偏向老爷子一点。

“在凡察、把儿孙等贼首全部伏诛的前提下,释家奴击杀贼首勐哥帖木儿一事也算是大功了,想保下一命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他以后就不会像朵颜三卫那些部族的首领一样还有个爵位或者是勋职之类的,只能是个普通人,最多念在外戚的情分上给他个闲散官员做一做,让他不至于饿死。”

“但是以后他就得收敛一些了。”

与其说朱瞻垶这话是说给老爷子听的,倒不如说是给李妃听的。

这释家奴真算起来的话应该是蒙元那边留下来的万元户,因为他的父亲阿哈出就是元朝那会儿的万元户,虽然在明朝建立之后也另行册封了,但汉人对他的那种不喜却是没变过的。

现在释家奴又跟着勐哥帖木儿谋逆,能保下一命真的就已经是最好最好的结果了,如果他以后再不收敛,甚至是凭借着外戚的名头恣意妄为的话……

结果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好了,辛苦你了。”朱棣这会儿才睁开眼睛,带着些许感慨之色看着自己的大孙子。

“这么早就把你叫来,饭都没吃吧?赶紧回去用膳吧,爷爷让人通知尚食局给你另做一份儿。”

“那爷爷您别太着急了,这事儿不难的。”朱瞻垶一见老爷子没留他吃饭而是开始赶人,就知道老爷子是有事儿要处理了,自然是不会多留的。

“孙儿就先回去了。”

“嗯,回去吧。”朱棣点了点头。

朱瞻垶缓步退出了乾清宫,让乾清宫里就剩下了朱棣和李妃两人。

后续乾清宫发生了什么他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就只有被老爷子在身边安插人的可能,是完全没可能在老爷子身边安插人的。

“回来了?”刚回到春和宫,朱瞻垶就看到了自家老子坐在庭院里烤着火炉看着书。

“这马上就要腊月了,您也不嫌冷。”朱瞻垶本想直接去吃饭的,但想了想,还是走到老爹的身边坐了下来。

“你爷爷挺苦恼的吧?”朱高炽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拿下炭火炉上的水壶,给大儿子倒了一杯热水。

“还行,不算是很苦恼。”朱瞻垶嘶哈地了一口热水,感受着那一股热气从口中滑向食道,最终要胃部弥散开来的感觉。

“不算是很苦恼?是你给支招儿了?”朱高炽闻言看向了自己的大儿子。

“你爷爷向来是个果决的人,也从来都不会缺主意,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在亲情这一点上往往会更加踟蹰无奈,这是靖难之后留下的一个根儿。”

“这释家奴虽然是外戚,李妃也算不上是得宠,但毕竟是带了一层亲戚关系,手上要沾亲戚的血,这就难免会让你爷爷想到靖难时候的事情。”

“现在你说你爷爷不算是很苦恼,除了你给支招儿之外我想不出来其他的。”

“说说吧,你给支了啥招?”

朱瞻垶闻言翘了翘眉毛。

自家胖老爹在这方面当真不是盖的,不管是对事态还是人心的把控都不是寻常人所能及的,可能这就是这么多年,自己那个二叔三叔都斗不过自家老爹的原因吧。

“没什么,就是让爷爷留释家奴一命,但不能给任何爵位和勋职,最多给个闲散小官让其不至于饿死就行,除此之外也就没别的了。”

“嗯,还行,不算太过分,也能安得住人心。”朱高炽闻言不禁点了点头。

他原本是担心自己这个大儿子没有分寸,但现在看来所做的决策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