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整顿乱象的老和尚(1 / 2)

 ,日月江山永为明

“就这个东西?”

乾清宫里,朱棣正拿着一个东西对着窗口的阳光,仔细地端详着。

“嗯,就是这个。”朱瞻垶一边点着头,一边拿起茶杯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

老爷子手里拿着的东西是一块翡翠,是朱瞻垶的。

不过这块翡翠可不是他让人去白古找回来的,事实上他也没像是之前跟刘正说的那样让人去过白古,翡翠的消息完全是他从脑子里抠出来的。

腾骧卫的人手本就不多,之前最接近白古的时候也就是在安南的那段时间,那时候柳溥他们都忙着处理安南百姓的问题了,哪有时间去想什么翡翠?

安南都跑不过来了,哪里还会越界跑到白古去?

他手里的这块是之前郑和第三次远洋归来的时候那些使臣进贡的,当时老爷子就让他在那些东西里随便挑,只要看上了那就都是他的。

那个时候他就一眼看到了这块翡翠,当时好像是满剌加国的国王在无意间得到的,不过却让朱瞻垶把这件事给想了起来。

历史上,翡翠进入中原是在万历中期,真正兴盛是在清朝时期,在现在的永乐年间显然是还没有开始流行。

而且,白古那边的翡翠生意基本上都是汉人撑起来的,朱瞻垶对翡翠这东西不是很了解,不过托后世某电视剧的福,他还是知道翡翠的消费者大都是种花人。

“这就是个小玩意儿,跟蓝田玉、羊脂白玉一样都是属于有钱人玩儿的东西,跟百姓没啥关系,不会影响到民生。”

朱瞻垶端着茶杯走到了老爷子的面前,把其中一杯递给了老爷子。

“正是因为这样,孙儿才敢把这个生意放手给鲁商刘家,如果是能够直接影响民生的生意那孙儿是不敢的。”

“鲁商刘家虽然听话,但人心这个东西是最不好揣测的,而且现在鲁商刘家涉及到的民生相关的生意也不少了,不能给他们太多了,要是那样的话万一他们倒戈,那朝廷就会很被动。”

“嗯,考虑得不错,不过还不完备。”朱棣点了点头,将手里的那块翡翠还给了大孙子。

“鲁商刘家因为你的缘故已经是过于庞大了,尤其是在商这一方面他们几乎已经达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的商人要么就是互相抱团勉强苟活,要么就是倚靠在鲁商刘家的身后。”

《最初进化》</a>

“就像你说的,鲁商刘家目前还是听话的,不过以后是个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你得自己斟酌这个度,别人不能帮你把握。”

对于朱瞻垶这个大孙子,朱棣整体上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人无完人,再怎么出色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瑕疵缺点。

在朱棣看来,大孙子过于侧重鲁商刘家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妥的行为。

“您就放心吧。”朱瞻垶笑了笑,转过身依靠在了窗灵上。

“也就是王景弘没回来,要是王景弘回来了的话您就能看到孙儿的下一步布置了。”

“哦?”朱棣眉毛一挑,显然很是感兴趣。

“你不说爷爷还忘了,之前听说你在上元悄么声地搞什么东西,怎么现在没动静?”

“害!”朱瞻垶摆了摆手,脸上满是郁闷。

“您就别提了,本来我一切都是计划好的,但是王景弘没能按照我的计划在今年五到六月份这个时间点回来,导致我的计划全都得顺延。”

“又是王景弘?”朱棣这下子是真的被惊到了。

“你到底让他们去找什么了?怎么都没跟爷爷提起过?”

一直以来,朱瞻垶从未将他的计划对任何人全盘托出,哪怕是老爷子也仅仅只知道一部分而已,其中还有很多的部分都是老爷子不知道的。

比如橡胶树就是。

“很多很多。”朱瞻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是粗略地解释一下。

“那边就是草木的天堂,因为环境的关系那里有很多很多我们从未见到过的东西,那都是好东西。”

“具体的孙儿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有些东西不是说就能说明白的,远不如到时候孙儿直接把那些草木制成的东西放在您的面前。”

朱棣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对于大孙子他还是相信的,不过之所以能够这样毫无底线的相信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大孙子出色的缘故。

朱棣虽然不信鬼神,但是当年的那个梦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