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所有人都心动了(1 / 2)

 ,日月江山永为明

虽然比土豆麻烦一些,但红薯的收获倒也没有像之前收完玉米后等待土豆的时间那么长。

申时初,红薯的收获也完成了。

不等朱棣开口,夏原吉就一个箭步蹿了出去,朱棣看着夏原吉的背影张了张嘴,但什么也没有说,反倒是摇头失笑。

他知道这个夏老抠是见猎心喜了。

很快,红薯的称量也完成了,夏原吉回到了朱棣的面前,但表情却有些奇怪。

id=wzsy></a>

“禀陛下,红薯的称量工作已经完成。”此时的夏原吉全然没有了称完土豆之后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说不清的复杂。

“此次收获红薯共计四亩,总量为七千余斤……”

“好!”朱棣点了点头,全然不在意周围的寂静。

相比于土豆,红薯无疑是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但朱棣却并不失望,甚至还极为满意。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红薯的特殊之处。

在产量上,红薯不及土豆没错,但差距也不是特别的大,亩产能达到一千七百余斤,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可在种植和育种上,红薯有土豆所没有的优势:分秧种植。

有了分秧种植,从育种速度上来说红薯又岂止是土豆的几倍?

毫不夸张地说,等一年之后,红薯的数量绝对是要超出土豆总量的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这就是分秧种植所能带来的效果。

如果都是一颗十个芽眼,那一颗土豆日后就是十株土豆,但红薯呢?还能分秧啊!

“此次!”朱棣毫不在意官员和百姓的失落,转过身来大声开口。

“新粮丰收,与远洋宝船队的辛劳分不开,吕震!”

“微臣在!”吏部尚书吕震浑身一震,赶忙走了出来。

“回去拿个章程,宝船队此次立下的功劳足以奠定我大明的万世之基,不可不赏!”

“是!”吕震松了一口气,低头应下,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对远洋宝船队的封赏早就已经定好了,今天就是借着这个由头告诉大家一下,这是朱棣跟朱瞻垶早就计划好了的。

郑和与王景弘都是宦官,封赏不可能太多,借着今天这个场合倒是能稍稍给他们提一些。

“另外!”朱棣再次提了提气息,中气十足地喊道。

“此次新粮育种共计百亩,日后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夏原吉!”

“微臣在!”夏原吉站了出来,低着头,脸上却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朕命你即日起开始统计,从大明各地挑选为朝廷育种的百姓人家,原则上离应天越近越好,除此之外以有功之人、大明英烈的卷属为首位!”

“是!”夏原吉浑身一震,但还是应了下来。

他知道,未来的几天他的工作量会很大很大,可能是他担任户部尚书到现在都没有过的繁重。

新粮的育种必不可能耽误,但因为新粮的特殊性又必须筛选一些值得朝廷信任的人来帮忙育种,不然的话就会被那些虎视眈眈的外国使臣钻空子。

工作量又大,时间又紧,夏原吉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不眠不休加班加点的场景了。

然而,朱棣却不担心这些,因为这不是他需要担心的。

“此次新粮试种,除了远洋宝船队之外,腾骧卫、锦衣卫、户部、兵部皆有功劳,吕震你回头拿个章程出来,逐一封赏!”

“是!”吕震又被cue,但也只能接下来。

这种封赏虽然达不到封爵的程度,但却也得按照规矩来,那就跟他礼部脱不了干系。

相较之下,最难受的反倒是夏原吉。

这次说的封赏基本上都是赏一些财物,所以到时候吕震肯定还得来找他。

又得筛选帮助朝廷育种的百姓人选,又得跟吕震掰扯封赏的细节,夏原吉想想就头大。

“好了,兵部跟五军营联系好,看好这里。”朱棣说着朝大孙子招了招手。

“回宫!”

“天子起驾!”小鼻涕高喊一声,然后赶忙跑到了朱棣的身边。

相较于其他人,小鼻涕对这次可以说是表演性质的新粮收获有着更多的见解,不过他的见解别人不一定需要。

对于他们这些在宫里当差的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看明白到底谁得宠谁不得宠,得宠的人有多得宠,不得宠的人是不是连碰都不能碰到。

现在,朱瞻垶的地位已经确认无疑了,没有人会傻到去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