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其次伐交(1 / 2)

 “呵,想得倒是挺全面。”朱瞻垶瞥了一眼那名使臣,嘴角翘起了一个弧度。

“不过腾骧右卫此时不在京中,那,我代他们收下?”

“劳烦殿下了!”奥斯曼使臣大喜过望,当即再次叩首。

“嗯。”朱瞻垶点了点头,然后挥挥手,让朱铭下去处理了,而他则是继续看着那些使臣。

“你们来大明的时间不短了,我听说一直以来你们都呆在乌蛮驿没有出去,有时间可以出去看看,毕竟我大明可能不比你们奥斯曼,但大好河山还是很美丽的。”

“多谢殿下!”奥斯曼使臣简直不敢相信,当即再次跪地拜谢。

这看似只是客套话,但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自从来到大明之后这些奥斯曼使臣就没有出过乌蛮驿?是因为他们想要活命。

他们是带着目的来大明的,而他们也很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目的朱瞻垶很清楚,因为帖木儿帝国的西方势力,也就是哈里勒跟大明接触的时间要比他们奥斯曼更早。

哈里勒都知道他们奥斯曼的土豆出现了问题,大明怎么会不知道?

所以在来到大明之后他们是一步都不敢离开乌蛮驿,因为现如今的大明已经开始春耕了,很多百姓种植的都是朝廷此次发放的新粮。

奥斯曼使臣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新粮吗?

他们很清楚,在事情没解决以及他们没有得到官方的许可之前,但凡是出去逛了,最后都会被认定为偷学了土豆的种植方法,最后被永远的留在大明。

至于是怎么被留下的那就不好说了,毕竟大明不会无端给自己找好几张吃白饭的嘴。

现在朱瞻垶先是接受了他们进贡的礼物,又收下了所谓给腾骧右卫的补偿,还允许了他们四处转转,就等于是在告诉奥斯曼使节团的众人他许可了。

只有在这之后,他们的行动才不会受限,以后也可以安然无恙的离开大明。

当然了,前提是朱瞻垶不会出尔反尔。

不过这种情况大概率是不会出现的,最起码奥斯曼的众人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一个储君若是出尔反尔,那会留下很不好的话柄。

“哼哼……”看着奥斯曼使臣们欢天喜地的离开,朱瞻垶冷笑了两声。

招了招手,朱瞻垶将刘正给叫了过来。

“跟锦衣卫说一下,奥斯曼的那些使臣无需如此严密的监视了,只需要注意他们别越界就行,到时候他们不管做什么就由他们去,要带走的东西只要不出格也就不用管。”

“是!”刘正低头退下。

刘正离开,朱瞻垶低头看向了书案上的奏折。

奥斯曼使节团的事情其实不难解决,只要把土豆和种植方法给他们就是了,真正难的是要怎么给,给到什么程度。

土豆的高产量是毋庸置疑的,但弊端也是毋庸置疑的,奥斯曼使臣此次来的原因就是他们太急功近利,重茬种植不说还不断,这才导致了这一情况的发生。….所以这次他们在得到了朱瞻垶的首肯之后,最起码是得拿着土豆的种植方法回去的,要是他们了解得够深,那肯定还会带一部分的土豆回去。

土豆的病害问题只能预防,一旦出现了就是无法解决的,最起码现在无法解决。

朱瞻垶教给大明百姓的种植方法是切好芽块之后在草木灰里滚一圈,后世的农村大多也都是用这种方法的,不过这只是治标,但并不治本。

草木灰要是能够完全预防土豆所有的病害,那茎尖水培技术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这就是朱瞻垶最终的目的,既放松了奥斯曼使臣的警惕心,还让他们带走了土豆和草木灰种植技术,又不透露核心技术。

奥斯曼使臣时带不走太多的种子的,毕竟朱瞻垶虽然是首肯了,但却不是明面上的,他们真要是不知好歹带走太多的种子,那朝廷肯定不会允许。

到时候别说是朱瞻垶了,他们就算是求到朱棣的面前都不好使。

总结起来,奥斯曼先是囚禁加虐待拷问腾骧右卫,但一切都是白干,他们还是得从零开始。

因为他们原本从腾骧右卫那里抢走的土豆都已经没法用作种子了,除非用茎尖水培的技术才行,但那技术就算是朱瞻垶也不会。

嗯,暂时不会。

这样一来,奥斯曼又跟帖木儿重回同一起跑线,未来他们还将会继续互相牵制。

正所谓“上将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朱瞻垶正是在“伐交”。

“殿下。”

朱瞻垶正想着呢,朱铭走了进来,站在一旁低声开口。

“说。”

“姜景铄求见,说是想问一下殿下您还有没有要嘱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