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也为旧人哭(1 / 2)

 作为臣子,金忠的一生其实多少带着点儿玄幻的色彩。

已入花甲之年的金忠其实是有家世渊源的,他出生于贤门望族,但早年家道中落,备历生活艰辛。

一直到三十八岁,他的生活才出现了转机。

这一年是洪武二十四年,三十八岁的金忠进入了北平燕王府当兵。https://www.

从最开始的卫兵到纪善先生,再到靖难的主要谋划人之一,金忠正式进入了自己的巅峰初期。

一生历经十四战,金忠从燕王府的卫兵走到了永乐元年的工部右侍郎,再到嘉议大夫、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最后直至兵部尚书、东宫首臣。

从豪门到旁落再到豪门,金忠的一生不可为不传奇,但再怎么传奇的人生也终有结束的时候。

听着太医的回答,朱瞻垶靠在门柱上闭起了双眼。

之前那个民间的大夫说得朱瞻垶头昏脑涨,但这次的太医说得就很清楚了,朱瞻垶也明白了金忠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不是很确定,但从太医的表述来看,大概率是胃癌。

就算不是,怕是也差不多了,因为哪怕是太医也束手无策。

皇宫之中的太医或许不是当世顶尖的医者,但也绝对是上游的。

出错这种事……大概率是不会的。

“怎么,金忠病了我都还没说什么呢,你怎么就这幅样子了?”

文华殿中,朱高炽看着自家大儿子很是奇怪。

按理来说,在金忠这个人的重要性这点上,朱瞻垶的体会觉得不会有他更深刻,因为毫不客气的说,朱高炽的这个太子之位的稳固跟金忠有很大的关系。

金忠是老爷子的心腹大臣,而且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很多重要的国家大事连文渊阁的人都不清楚,但老爷子却会跟金忠商议。

这其实是有根可寻的,很多人只知道靖难之役的首功当属黑衣宰相姚广孝,但殊不知金忠也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在功成之后,姚广孝退居鸡鸣寺,不仅鲜少露面,就连朝中上下的文武之事都几乎不参与,但金忠不一样。

当初若不是金忠,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或许丢不了,但绝对不会如此稳固。

“没什么,就是有些感慨罢了……”朱瞻垶被自家老爹的话给打乱了思绪,轻叹一声后又拿起了桌上的书本。

“金忠跟爷爷有多久了?二十年有了吧?”

“嗯,不止。”朱高炽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好似想起什么似的摇了摇头。

“若是从他入北平燕王府开始算起的话,应该是有二十四年了。”

……

朱瞻垶喟然一叹。

“新的兵部尚书爷爷选了谁?”

“唔……”朱高炽停顿了一下,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方宾。”

金忠才病重,朱棣就任选了新的兵部尚书,这乍一看多少有些那啥,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朱棣正是为了金忠考虑才这么快就择定了新的兵部尚书人选。

只不过这人选有点儿……

朱瞻垶摇头失笑,但并没有说什么。

方宾这个人他知道,虽然不甚了解,但也不至于一无所知。

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不是朱瞻垶眼光高,实在是因为有金忠这样的珠玉在前,别人再看起来就多少差了点儿意思。

更何况,方宾这个人其实是心眼多,善于揣摩圣意,可以算作是一个能臣,但跟良臣却不搭边。

“算了……”朱瞻垶摇了摇头,不想多说什么。

“我去看看爷爷。”

靖难时期的老臣很多,但朱瞻垶很清楚,在老爷子的心中唯有老和尚和金忠二人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