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争议(2 / 2)

“没错,蜀王手下有一个名为马隆的谋士,之前一直在驻守汉中,据说前段时间接到命令返回了益州。我们第一次伐蜀便是栽在了他所谓的《鬼军》之下,顾大帅也是因此……”蓝玉回答道。

“唉!”谈到战死的顾天行,李镜明也露出悲色:“想不到顾天行一代名将,竟折在了区区蜀地……顾家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令人扼腕呐!”

惋惜一阵后,李镜明问起了他一路上最顾虑的问题:“你们所谓的《鬼军》到底是何物?竟会有逆转战局的力量?”

和蓝玉等人一样,他是在征途上接到了来自朝廷的信,上面说明了雍州军的溃败以及顾天行的战死,此外还有这支神秘的“鬼军”,因此他一路上一直将其视为伐蜀的最大变数加以提防。

军的秘密是宋仪破解的,因此就由宋仪来为他解释。大致就是在甲胄下填充了稻草之类的东西,将人从头到脚全身包裹,再在最顶端装上一个假脑袋,这样看上去就又高又大,还扛得住枪刺刀砍,即使脑袋掉了都还能行动,十分唬人。

“既然这样,岂不是一把火就能对付?”李镜明不愧是能留名青史的人物,立即就抓住重点,讲出了应对之法。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应该如此。”宋仪回答。

“李大人,你们没遇到这种攻击吗?”蓝玉插话问。

“如果这就是蜀军的底牌,不到最佳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轻易亮出来的。等到我们全军懈怠、或者益州陷入将亡的绝境时,才是他们孤注一掷的时候。”李镜明向他解释。

“但凡是围城之战,久攻不下必损士气,如果耗下去,这个机会一定会露给他们。”宋仪说。

“没错,所以依老夫之见,既然早晚都要面对,不如我们主动卖个破绽,引他们出来。”李镜明站起身,朝外面走去。帐中其他人也随后跟上。

“本来益州城外一马平川,难以藏匿。但如今这场大雪就是上天赐给我等的机缘。”李镜明踩了踩脚下大约有三四寸之厚的积雪,望向雍州军藏匿的方向说:“只要将还未露面的兵马利用积雪藏起来,便是一支足以左右战局的奇兵。”

宋仪和蓝玉闻言皆是眼睛一

亮。他们都觉得这场雪阻碍了行军速度,却没想到还有这种用途。

“那你想如何引他们出城进攻?”宋仪连忙追问。虽然今日是他第一次见到李镜明施展才能,但光从这些细节就看得出他的水平之高。

“你觉得呢?”李镜明饶有兴致地看向宋仪,一副要考考他的模样。

宋仪想了想,试探道:“再坚持几日,装作补给不济,以退为进?”

“如果你是蜀军一方,看到我们退兵,你竟然还要追上去?”李镜明有些失望地说:“现在蜀国危在旦夕,能多活一日便是赚的,我们好不容易退了兵,你不想着稳定局面、寻找出路,反而要以卵击石发起反攻?”

宋仪今日第二次在他面前红了脸,有些嘴硬地说:“那你说该怎么办?如果继续徒劳无功的攻城,还算得上《卖》破绽么?徒增损耗,可是会露出真破绽的。”

“你连自己都骗不过也想骗过敌人?”李镜明作出孺子不可教也的嫌弃表情:“若真如你所说的办,那就是做戏做过了头!这样蜀军反倒不会上当。我们只有在严密中露出一丝看似不起眼的小缝隙,才能吊上城中的大鱼。”

他说的“大鱼”,指的就是马隆。

“那如果你高估了他的能力,他看不出来怎么办?”宋仪也犟了起来。在这番互怼中,他又隐隐找到了与李镜明一同漂泊时的随心感觉。

“如果你是蜀

军主将可能真看不出来,人家可没你这么眼光狭窄。”

“……”

蓝玉和黄向武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连一句话都插不上,都震惊于宋仪竟敢和李大人这般激烈对峙。

不过李镜明与宋仪,却久违的享受着这个过程带来的畅快之感。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49706600/565698181.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9706600%2F565775695.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65775695","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jsp?bookid=549706600","ChapterUrl":"/r/549706600/565824212.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9706600%2F565775695.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658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