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逢(1 / 2)

 <ins></ins>

“哦!宋大人。”胡伟才正在自己的衙门翻看下辖诸县报上来的文书,听到脚步声,一抬头发现是宋仪进来,急忙起身迎接。</p>

(古代官员的办公之地都叫“衙门”)</p>

“胡别驾,我此次来是想向你了结些事情。”宋仪在一旁椅子上坐下。</p>

昨日从水云轩回来后,他一夜未眠,心中所想全是关于罗竹。越想越觉得不寒而栗,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这个心头大患,因此今日一早就赶来胡伟才办公的衙门打听。</p>

“大人请讲。”</p>

“以你这么多年的认识,罗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p>

宋仪知道这些官员中一定有罗竹的眼线,不然他不可能知道那么多情报。虽然不知道这些眼线是谁,可能胡伟才就是其中一员,但问单个人总比公开问一群人要来得隐蔽。</p>

“嗯……”胡伟才想了想:“大人,实话说,下官这么多年对他还真不了解,人们一般只有被他邀请时才能见到他,其他时候连见都见不到。”</p>

“那你觉得,他是否怀有异心?”</p>

“大人您是说……揭竿?”胡伟才听到这个话题,神色一下子凝重起来:“下官觉得是大人多虑了。这个罗竹发家以来十余年,结交的达官显贵不计其数,但从来只听说他慷慨解囊相助别人,从来不见他在官员身上寻求利益。如果有异心的话,十余年一点动静都没有,未免也太不合常理。”</p>

“从来没有谋过私么?”宋仪难以置信地问。</p>

“据下官所知,从来没有。”胡伟才肯定地说。</p>

“那他到处拉拢官员是为了什么?若是单纯交友我是绝不信的,哪有交了朋友却几年不见一面的?”</p>

“这就非下官所能了解的了。”</p>

“等等……”宋仪突然想到了什么,忙问:“你刚刚说罗竹发家十余年,那他现在有多大年龄?”</p>

“据民间传说,他十八岁时在前前任蜀王身上得到了食盐专营权,如此算来,应该年近四旬了吧?”胡伟才推测。</p>

“我昨日见他,分明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哪有三十多岁的人长得那般年轻?!”</p>

“可能是他有特别的保养之法吧……其实下官很多年前初见,他就是二十余岁模样,前段时间向他借钱时,好像一点都没有老去,下官也对此疑惑了许久呢。”</p>

“怪哉、怪哉……”宋仪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p>

“大人,莫不是想除掉他?”胡伟才试探着问。</p>

“除掉他对我有什么好处?只是想收回他手中的营盐权、散掉他的私军罢了。如果他愿意乖乖就范,我不会为难他。”</p>

“大人,下官这话虽然可能难听些,但还是得劝您一句,别去招惹那人,就算想谈判也莫把他惹急了,不然……唉,跟他作对的人,可都没有好下场呀!如果和他和睦相处,反倒会为您增添不少便利。”</p>

“我手握五万大军,难道还怕他区区一个盐枭?”宋仪冷笑,对这番劝告嗤之以鼻。</p>

“唉!当初明玉珍在去找罗竹谈判之前,也是和您一般想法呀……”胡伟才黯然摇头,似是不愿再提起那些往事。</p>

这一天,他们聊了很久,等宋仪从胡伟才的衙门出来时,脸色已经从最初的凝重转为惊疑。</p>

他回到自己的书房闭门沉思,连桌上堆积的政务文书都无心再看。</p>

房门吱呀一声展开了一道小缝,春香从中钻了进来,手中捧着一杯热茶。</p>

“怎么愁眉苦脸的,还在忧虑那个水云轩么?”她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关切地问。</p>

“你跟着马则立那么长时间,就不了解罗竹这人吗?”宋仪看着她。</p>

“我平日都在汉中,益州很少来……这人听是听说过,不过毕竟是个商贾,马则立只让我们留心那些官员,商贾之流从不关注。”</p>

“他可不只是个商贾这么简单。”宋仪说:“他甚至有主宰益州的本事。”</p>

“有那么夸张吗?”</p>

“听说明玉珍之前也想收回营盐权,为此调集三万精锐去围剿罗竹,想要将其产业、财富都据为己有,不过大败而归。”</p>

春香听了也担忧起来:“那你还要跟他做对?!既然他没有异常,就安分一些不好吗?”</p>

“如果放任不管,威胁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等他变得足够大,就再也无法撼动!但管的话,以我目前的实力,恐怕还不够。”</p>

“既然眼下解决不掉,那明天的烦恼就让明天的你来担心不好吗?何必折磨自己?”</p>

“唉……”宋仪无力的摆摆手说:“你先出去吧,让我再想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