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案情大白(2 / 2)

“好!”李仲宣从颈上取下那块玉观音,交给金傲,道:“你把这玉像给林大人看,告诉他,你是李公子派过来的,小字瑞保,他会明白的。”

大家一看那玉的成色,观音像的雕琢手工,就知是稀世之品,更加对李仲宣高看一眼。金傲小心翼翼地把玉像收好,向李仲宣躬身行礼,道:“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出发。”

李仲宣道:“好!你带人回来之时,就是方大勇,许龙之流,伏法之时。”

金傲匆匆离去。

黄县令正准备午休,门房衙役过来禀报:外面有一位韩公子请见大人。并递上名帖。黄县令漫不经心地抽出名帖一看,脸色突变,急忙吩咐衙役,“赶快请进!”并立刻整理衣服,慌慌张张地跟了出来。

韩俛随黄县令进入内院书房。黄县令立刻整肃衣服,躬身向韩俛行礼,道:“不知韩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恕下官无礼。请问:家师身体安康?”

韩俛还礼,道:“黄大人客气了。家父身体还好。”

黄县令立直身体,疑惑地问:“公子怎么会突然来到此处?有何贵干?”

韩俛编了个理由,然后话锋一转,把话题转到周玉铭的案子上面,并把那些情况告诉黄县令。

黄县令也不管韩俛是如何知道这些详情的,只是连连点头,道:“本来这件案子,我就觉得证据可疑,所以,我也一直押着没有结案,现在看来,果然是一场阴谋,我一定会秉公执法。”

韩俛告诫完黄县令之后,告辞而去。黄县令送走韩俛,坐在书房椅子上静思半晌,突然两眼发光,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天见可怜,我黄可总算有出头之日了。”

申时,东流县衙衙门大开,金海川,金文仪,韩羽夫妻等聚在堂下。黄县令,方大勇,许龙,吴主簿分次坐好。金文仪呈上状纸,道:“民女金文仪,为夫周玉铭申冤,请各位大人主持公道。”

许龙阴森森地说:“周玉铭贩卖私盐,人证物证俱全,有何冤情。你等刁妇,扰乱公堂,当先吃一顿杀威棒。”未等他把“来人”喊出,黄县令突然发话:“既然如此,且给你一次机会。有什么证据,辩词,快快道来。”

方大勇,许龙奇怪地看了黄县令一眼,悻悻忍住,没有出声。

金文仪道:“谢青天大老爷恩准。先让我带一个证人上来。”金文仪朝身后一望,金海川把身边一个人推了出去,恶狠狠地道:“杨洪,你老老实实地给我把事情真相交待出来。”

一个老实巴交,五短身材的中年汉子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起来,瑟瑟地发抖。

方大勇脸色铁青,道:“下跪何人?有何话可说?要知道,说错了话,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杨洪哆哆嗦嗦地回话,“小人杨洪,乃金鹰马帮的一位马脚子。”

黄县令瞥了一眼方大勇,想起韩俛的话,一下子胆气壮了起来,清了清嗓子,道:“杨洪,你且把那天发生的情况,详细地说明出来。”

杨洪知道大势已去,再说,金家人也答应不再追究他责任,放他一条生路。于是,他就不再隐瞒,将那天货物突然被人掉包,他因为早就被周玉兵买通,便装作不知道,仍然装上马背,送回铭仪商行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哼,仅凭你一面之词,又如何相信你说的又是事实呢?”许龙奸笑道。

“带犯人周玉兵。”黄县令道。“下面所跪之人,你认识吗?”

周玉兵面色惨白,心知不妙,无可奈何地回答:“认识。”

“此人姓名?”

“杨洪。”

“好!杨洪供认:是你和人合谋,在板桥兴隆客栈,把他马背上那袋货物,换成一袋私盐。让他不得声张,事先你已经给过他二十两纹银,可有此事?”吴主簿发话问道。

周玉兵牙关一咬,心一发狠,道:“大人明鉴,这纯粹是杨洪污蔑于我。我从未给他银两,也未与人掉包货物。”

方大勇,许龙虽然知道今天情况不对劲,但此刻,又露出得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