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现金的魅力(1 / 2)

大古董商 姜小马 0 字 2022-05-30

 生坑,其实是古钱币术语。

人们把刚刚出土,呈现新鲜锈色的古钱谓之“生坑”,或者是出土有段时间,但锈色未遭损坏的古钱都称之为生坑。

相对而言的就是“熟坑”——出土过一段时间的古钱。

习卫国说的这句“生坑”当然不是指的古钱,他的意识很简单的指出,跟前男子带来的那只花碗刚从墓里出来不久。

“你别胡说啊。”

那人咬着牙说了一句,声音却压的很低,与此同时,下意识的掀开了衣角,手指摸在了腰间的刀把上。

“我是买卖人,我做的是买卖,买卖成了,我什么也不说。”

习卫国不卑不亢的回应了一句,而他也看到了男子腰间的那把匕首。

与此同时,习卫国右手早就揣进裤兜,将兜里的袖箭对准了跟前男子的小腹,只要对放敢拔刀,他就会按下发射器。

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习卫国和男子就这么看着对方,眼睛眨也不眨一下,而李凯越在一边时时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片刻,那人感受到了眼前这青年对自己和腰间匕首的无畏,同时发现人家身后还有个高大的胖子,眼神慢慢失去的原本的犀利。

事实上,大厅广众之下,那人根本没有勇气拔刀,亮亮家伙无非是吓唬吓唬对放。

见人家没被吓到,他放下手的同时,衣襟也将匕首再次掩盖了起来。

习卫国见状,将手从裤兜里伸了出来,顺势拿起自己的马扎递给了那男子,那意思显然是坐下慢慢说。

那人愣了愣,最终接过马扎,做了下来。

习卫国也蹲在了地上,从李凯越手里拿过由大团结落成的五百块钱,抬手将钱在男子面前晃了晃,开口道:“五百块,卖不卖你说了算。”

那人原本只是想问个价钱,可这五百块钱真放在眼前晃的时候,他眼珠子也在随着钱动,这其实就是现金的魅力。

同时,那人想起刚刚习卫国的话,最终将蓝布包袱放在了地摊上,然后一把拿过那五百块钱,数了数没问题,朝着习卫国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习卫国长出了口气,别看刚刚他脸上平静异常,心里却一点也不平静,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跟一位有可能是特殊行业的人打交道。

事实上,如果不是身上有件足以克敌制胜的古董袖箭,习卫国刚刚未必能表现的那样从容。

不过习卫国很清楚,既然干了古董商,那一切原则就要用商人的规矩来办事,不管谁的东西,只要东西好,先弄到手再说。

“老习,这真是件生坑的东西?”李凯越此时也凑了过来。

“百分之八十,不过也可能那哥们儿知道来路,东西不是他亲手拿上来的,管他呢,咱买的是货。”

“这是个什么瓷器?”

李凯越拿过那只花碗,如果仔细看看他也许能认出来,可现在他心里想的最多的是这东西值多少钱。

“这不是瓷器,是陶器——彩陶。”习卫国小声说了一句。

“嘿,哥们儿我是露怯了,这还真是件陶器。”李凯越刚刚的确是嘴误,“陶瓷”“陶瓷”的说多了,嘴上也容易给弄混,毕竟在鉴定上他不是专业。

习卫国却绝对不会说混,他看看四下的人没有人注意,小声道:“我敢肯定,这是件唐三彩。”

“唐三彩!”李凯越心里也是一激动。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呦,这就是今天红楼梦电视机里,贾母屋里摆的那种唐三彩吧?”

李凯越这才想起,今天跟习卫国在家看电视,大观园里还摆放着一只三彩马。

习卫国点点头,然后又摇着头笑了:“道具组肯定不擅长古董,不然绝对不会在贾母屋里放只唐三彩。”

事实上,虽然电视剧里的服装、发誓跟清朝没有任何关系,可《红楼梦》反映的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社会状况。

在乾隆时期,不可能把唐三彩摆在屋里,因为当时认为它很不吉利。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

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

正因如此,一百年前,如果有人挖出唐三彩,一定当场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