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医药学唐(2 / 2)

淳于三国 唐重 0 字 2022-06-05

华佗听了,连连点头,道:“先生考虑得很周到,我可是佩服不已啊。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先生才十多岁,我们一定会以为先生至少三十多岁了啊。”

淳于琼呵呵笑道:“元化兄,你是在表扬我呢,还是在说小弟老气啊?”

华佗等听了,都呵呵笑了起来。

救生会自成立后,逐渐发展到大汉各州郡,成为大汉第一个有组织的公益机构,其在乱世来临后,对于战场的救治和瘟疫的管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基本上可以说救了至少几百万人的性命。因此,救生会也成为了华夏大地历史上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公益机构,其第一届创始人华佗也被世人认为是公益之父,而最先提出此设想,同时一生都在支持救生会的淳于琼则和华佗并称为公益二圣公。而且,救生会也为淳于琼带来了名声和兵员、人口方面的无数好处,加快了淳于琼统一华夏大地的速度。

淳于琼继续道:“元化兄,说了我的第二个目的,现在来说我的第三个目的。”

华佗刚刚听了淳于琼的第二个目的,可谓是匪夷所思,让华佗佩服不已,现在淳于琼提出第三个目的,华佗感觉也会给他带来惊喜。

华佗连忙道:“还请先生赶快告之。”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我想成立一座医药学堂,然后请元化兄作为医药学堂的校长。”

华佗问道:“医药学堂,是干什么呢?”

淳于琼解释道:“元化兄,你知道现在老百姓的寿命都不是很长,婴儿的死亡率更高,造成这些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有三点:第一,缺少大量的医者,从而让很多患者无医者可看,无药可吃,从而让病越拖越严重,直到死亡;第二,缺少系统的医药研究,从而导致现在的医者普遍都只知道救治几种常见的疾病,对于一些并不常见的疾病,基本上可以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和经验交流,从而导致了很多原本可以治疗好的疾病最后不能被治疗,从而导致病人的死亡;第三,就是因为宣传教育基本上没有,所以老百姓没有什么医药知识,从而导致其及家人一旦发病了,那么他们也束手无策,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间,从而导致了病人死亡。”

华佗点了点头,道:“先生看得很透彻,基本上是一语中的。只是这个医药学堂是干什么呢,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淳于琼回答道:“医药学院,其实就是担任两种功能:第一种就是教育、培养更多的医者,从而让我大汉的医者越来越多,不让整个社会再出现无医者可看的情况;第二乃是医药学院承担起研究各种疾病和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从知识和临床的层次上,提高我华夏大地上的医药水平。”

华佗想了想,道:“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只是这样一个医药学堂建立了以后,就靠我一个人,可是万万忙不过来的啊。”

淳于琼笑道:“其实小弟只是想请元化兄来担任校长,而不是说让元化兄一一去教育弟子,这里也希望元化兄能联系更多的医者来担任先生,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华佗道:“先生,先生倒是不难,如果医药学堂建立了起来后,救生会的名医们没有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来医药学堂讲课,而且,对于我大汉的老百姓来说,能出来当先生,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只是,我担心的是学生不是很好招啊,毕竟医者可不是什么很值得骄傲的行业啊,相反还是个贱业。”

淳于琼笑道:“我和元化兄倒是想法相反,我认为最不缺的就是学生。”

华佗一惊,道:“先生何以这么说?”

淳于琼笑道:“先生这些年足迹遍布大半个华夏大地,应该看到了很多老百姓的艰辛了吧,很多老百姓已经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了。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告诉他们,年满十岁,只要来我们医药学堂读书,那么不仅是不需要收取束修,而且还免费供应饭食、衣物,而且顺利学成后,我们还给安排一条生活之路。如此一来,这些老百姓不仅是能减少家里的负担,而且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够认识字,以后还有一门养家糊口的本事,他们怎么会不同意呢。到时候,我怕是人满为患吧。”

华佗点了点头,道:“先生这么一说,确实不愁学生了啊。只是这样一来,这个医药学堂的开支可就很大了啊。”

淳于琼笑道:“元化兄不要担心任何钱财的问题,只要能够将医药学堂开起来,钱财问题不大。不瞒元化兄,只要我想,我赚钱的方式,随随便便就可以想出很多,而且每一个方法,都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

华佗笑道:“先生之言,我自然是相信的。”

淳于琼继续道:“而且,后期,等医药学堂建立了,医药学堂也会有自己的收入啊,例如,以后会有富家子弟来入学,或者是一些医者的子孙来入学,自然是要缴纳束修。而且,对于医药学院新发明的医治某种疾病的方法、药材,都是可以出售给别人的,再说,医药学堂也可以建立自己的附属医药堂,我相信,凭借先生等名医的名气,到时候,自然会有很多达官贵人来看病、抓药,如此一来,自然收益也会不少啊。”

华佗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道:“先生能想到的饿,我可是怎么想都想不到啊,实在是佩服不已啊。”

淳于琼摇摇头,道:“元化兄客气了,我只是出一点小主意而已,这些可都要元化兄自己去落实的啊,落实的难度可是比我想注意要难多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