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钦差李鸿章(1 / 2)

武神1890 文彰 0 字 2022-06-05

 伏羲历是神炵前世,华人圈儿里的通用历法,当然当时取得起始点为黄帝即位的时间,公元纪年+2697就可以了。

可是,神炵的上古年代的老祖宗神农氏,可是在黄帝之前,更早的还有女娲、伏羲、燧人氏等等古代大能,怎么都说不过去。

五万多年,正好把人类燧人年代起始的火的文明包括进来,是为人类真正文明的起点,刚刚好。

远古帝尧的时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岁时节气。到了周朝已有冬节,君王要在冬至日举行祭天的仪式。至汉以后,每年冬至,都有举行祭天、祀神、拜祖、贺冬等行事。到了唐宋两代,祭礼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举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汤圆,祀神祭祖,而后一家团圆,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汉族民间习俗,冬至这天吃了汤圆,就长了一岁了。

以冬至为岁首,还是以立春为岁首,至少在北方,尤其是远东这片土地,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片冰天雪地。

显而易见,冬至这一天为岁首更为有意义。

至于西历,神炵前世很普及,但在这个时空,欧洲国家都没有统一的历法,比如俄国就使用的旧历,伊斯兰国家更不用说了。

至于我大清,光绪xx年,全世界都笑了。

李鸿章看着对面的年轻人,风轻云淡的阐述着伏羲历法的来由和优点,虽然对方有些话没说,表情上更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但饱经世事官场磨砺几十年的直隶总督大人,如何感觉不到对方内心中的鄙视。

对于我大清的鄙视!李鸿章这么多年来,除了在洋人身上看到过感受到过,还从没想到过有这样一个中国人,是看不起大清的。

这一刻,李鸿章的眉毛颤了一下,表情丝毫未变,但是他的心中却好似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滋味百千。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伏羲历法囊括中华万年岁月,清晰明澈直观易懂,以后看史书不用麻烦了。”年纪快七十岁的李鸿章,难得的露出一份笑意,小小的说笑了一番,但说心底话,五年多年的历史,李鸿章还是觉得牙酸。

李鸿章作为我大清的钦差特使,带着朝廷三百万两白银和十几箱珠宝贵重物品的赏赐,车马船只好一番折腾,昨日才抵达黑龙江边的瑷珲城,依克唐阿也跟在李鸿章身边。

两人从齐齐哈尔见面,一路边走边谈,仔细分析思索了海兰泡、远东地区、那位神大人的一切相关事情,最终总结出来。

远东那片割让给俄国人的土地,不会在属于满清了,至少名义上不可能了,那位神农氏后裔的中国人,也不会臣服我大清,连一个名义上的臣子称号都不会给。

在瑷珲城内,他们得到了从海兰泡传过来的伏羲历,区区五张纸,一个全新的历法就开始推行了,这在很多大人物眼中玩笑一样的做法,但无论依克唐阿还是李鸿章,都没法轻视之。

“中华何止一万年,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生存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瑰丽灿烂悠久的文明,当世界各古老文明掩埋在黄沙与废墟之中的时候,我们中华文明还屹立在世界。”神炵骄傲的微微抬头说着,他心中就是这么想的,没有传统没有中华文明的厚重与伟大,根本就不会有他的前世与今生。

李鸿章面色有些感慨,目光微微唏嘘,看着对面的年轻人,想了一下说道,“上古尧舜禹,如今朝代更替,对于朝廷,神大人似乎不太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