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各国公使(1 / 2)

武神1890 文彰 0 字 2022-06-05

 石子铺成的马路干净整洁,两侧欧式风情的建筑林立,西方面孔的男男女女操着相似或不同的口音说着走着笑着,音容笑貌分明把此地当成了他们的祖国。

这里是满清都城,一块被划分为英法等国使馆区的地方,欧洲人美国人在这里享有特权的地方,甚至比在他们自己的国度还要有权利。

英国使馆内,一场酒会正在展开,英法德美等国驻清公使汇聚一堂,和他们带来的女伴们品酒谈笑休闲。

“阿尔穆河地区,已经不能纠集一支军队了?”英国公使华尔身爵士对俄国公使说道,面色平静中蕴含着深意。

“在阿尔穆河地区的兵力还存在大部分,但是士气已经没有了,武器几乎全部丧失,你们无法想象那个魔鬼的可怕。”俄国公使咬着牙扭着爆熊一般的面孔,愤怒而无奈的说道。

“听说沙皇陛下在为此事头疼,那位以God为名的东方人,还在跟沙皇讨要战争赔款?!”英国公使华尔身爵士继续向俄国公使的心灵伤口上撒盐,只是表情却一本正经。

“那是不知哪里流出来的胡言,俄国虽然在远东战败,但绝对不会向东方人赔款,俄国的强大足以应对一切。”俄国公使愤怒的对英国公使冷声说道,一口干掉了杯中酒。

“对于远东最北边的地区,俄国准备怎样应对?!是否有聚集力量驱逐那个中国人的打算?”德国公使面色古板而严肃的对俄国公使问道。

德国与俄国的关系很复杂,在俾斯麦的努力下,德国俄国奥匈帝国三国,以传统皇室结盟的方式,构建了三国同盟,以此应对一直充当欧洲大陆搅屎棍的英国、对地中海利益垂涎的意大利、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兰西。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俄国奥匈帝国三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比如俄国对巴尔干地区土地利益疯狂的追求与狂热,导致对巴尔干地区同样有利益要求的奥匈帝国的不满,两国矛盾越来越深,比如经过普法战争失去面子和利益的法国一直对俄国抛媚眼,俄国对此也有回应,比如德国与俄国之间工业品农产品贸易的龌蹉,等等等。

传统的三皇结盟,已经无法把德国俄国奥匈帝国拢在一条战线上,1887年初,俾斯麦撮合英国以及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签署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旨在遏制法国。德俄之间在1887年6月又签订了《德俄再保险条约》,给予俄国向巴尔干等地扩张的好处,又保证了俄国在德法之间的中立。在1887年年末,俾斯麦再次撮合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保证了地中海东部的局势,又通过英国巧妙地抑制了俄国,还没有引发德俄之间的直接矛盾。

俾斯麦再次利用列强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俾斯麦的外交体系已经覆盖了欧洲,法国以外的列强都被俾斯麦所绑架,与德国相互依靠,法国终于陷入了彻底的孤立。

1890年俾斯麦下台以后,威廉二世大肆改动俾斯麦的政策。他无视《再保险条约》和俄国的作用,在条约期满后,无论俄国多次要求也不再续签,而法国对俄国的大量贷款和投资又拉近了俄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这使得俾斯麦一心想控制的法国不再孤立。

在德俄关系被破坏之后,德国又借此向英国示好,希望英国的支持,但是德俄疏远后,英国已经不再需要德国的制衡作用,光荣孤立的英国也不希望加入德国的同盟,却希望德法之间互相制约,从而疏远了德国。

德国拉拢英国的政策失败,联英没有成功,俄国也已经被疏远,德国只能继续强化同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关系。1892年,法俄正式结盟,目标针对德国,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俾斯麦的外交体系彻底崩溃,他一直防范的战争的危险也已经不远了。

“那个东方人毕竟只有一个人,组建的民兵也仅仅一千人,动用俄国在欧洲的力量,凭借钢铁和炸药一定可以消灭那个魔鬼。”俄国公使对德国公使也没有好脸色,因为此时德国俄国的蜜月期已经过去了。

“俄国是法国的朋友,对于远东北方地区发生的变故我们表示遗憾与同情,法国国内对此已经有了表示,会支持俄国对阿尔穆河流域的利益诉求。”法国公使洋溢着骄傲的表情充满着笑意对俄国公使说道,现阶段法国对俄国的政策就是不计花费的拉拢,法国最大的敌人是德国。

“据我们得知的消息,那个名为神炵的中国人,并不是什么魔鬼,而是一位把传统中国武术练到极高程度的人,有了抵挡子弹以一敌万的本领,据说他的速度也很快,传统军队很难对其有致命的杀伤。”德国公使很不给面子,话里话外指出俄国公使在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