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李鸿章的思考(1 / 2)

武神1890 文彰 0 字 2022-06-05

 大街上,人来人往,脚步匆匆,眉目艰涩,冬日里的寒冷、天空大地的洁白无法阻挡人们为了生活挣扎的努力。

这是满清的北方,冬日里依旧奔波劳碌的普通人们,相对于海兰泡过大年的人们,满清的民众幸苦太多。

北洋大臣府邸,李鸿章刚刚和家人享用完热腾腾香喷喷的火锅,他这个年纪了肥腻的大肉不易吃的太多,但是偶尔吃一下还是没问题。

饭后漫步,也是养生之道,李鸿章穿着厚厚的衣服走在雪后的院落内,呼吸着凛冽的空气,脑中荡漾着满清这个泱泱大国。

“大人。”手下一位幕僚走了过来,轻声说道,生怕打扰了老人家一样。

“还是日本人!”李鸿章声音生硬,表情不愉,目光复杂。

“是,那个日本特使已经来了六次了。”中年幕僚微笑着说道,目光中也有着复杂之意。

身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身边的幕僚,中年人对于满清的大事不要知道的太多,日本人作为满清的邻国自然也是清楚的,但是中年幕僚可从来没认为日本人会成为满清的对手,就算日本胆大妄为的吞并了琉球国。

李鸿章脑海中浮现了十年前的一副画面,炎炎夏日,烈日如火,汗流浃背,这样的天气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府邸门前,有一个来自遥远的琉球国的年轻人长跪不起,誓死要面见李鸿章。

这个男人给李鸿章带来了一篇长长的请愿书,整篇请愿书可谓是声声带血,字字带泪,总结起来汇成一句话,恳请大清王朝,救救琉球国。

李鸿章门前长跪不起的男人,名叫向德宏,他是琉球国外交公使,琉球王族,琉球国国王尚泰的姐夫。

向德宏受琉球国王委派来到中国向清政府求援,他递交给李鸿章的请愿书里,有这样一句话,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不所辞。

言辞如此悲壮,日本人到底对琉球做了什么呢?

明朝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琉球这个名字在琉球国正式开始使用了。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向中国称臣,自此琉球国正式成为了中国的藩属国,从此以后,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了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

但是琉球距离日本太近了,引起了日本的贪婪野心,日本从1609年开始就侵占琉球北部,强迫琉球向萨摩藩纳贡。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野心进一步膨胀,1875年日本禁止琉球向中国纳贡,不得已琉球王尚泰派向德宏与通事蔡大鼎林世功等19人,秘密到中国求援。

此时琉球国已经在日本国的严密控制下了,日方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比如,日本人取消了琉球国的审判权和警察权,交由日本内务省办事处管辖,所有琉球人前往中国必须有许可证。

1864年的一天,李鸿章书房里的灯光一夜未熄,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满清已经不是昔日的泱泱大国了,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满清上下的天-朝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