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鸦片第贸易(2 / 2)

武神1890 文彰 0 字 2022-06-05

两次鸦片战争及其结局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1793~1853)等吁请制止鸦片贸易﹐湖广总督林则徐(1785~1850)也强调指出:“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集.奏稿》)。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于次年再次下令严禁﹐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粤查办。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当众焚毁了英美烟贩的二万多箱鸦片。英国遂即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1842)。

战后外商私运鸦片更加猖狂。1842~1849年平均每年进口33000余箱﹐1850~1854年增加到每年50400余箱﹐1855~1859年又增加到每年64200余箱。仅在鸦片战争后10年中﹐白银外流量竟达1.5亿两以上。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清政府于1858年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准许外商在通商口岸销售鸦片﹐并以“寓禁于征”为名﹐同意以“洋药”名目缴税﹐每百斤纳税银30两﹐从此鸦片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鸦片输入量随之剧增﹐1863~1864年为69800担﹐到1879年就增至104900多担﹐其货值等于当年外货进口总值的半数。

恭亲王依稀记得道光皇帝当年沉痛的面容,面对战争失败的愁苦,最后的郁郁而终,这一切都是鸦片这个罪魁祸首。

在恭亲王眼中,鸦片带给满清的罪恶更胜于太平天国这样的反贼和叛逆,反贼和叛逆造成的损失虽然巨大但终有消灭的一天,但鸦片自从流入满清后,就仿佛决堤的大河波涛滚滚一发不可收拾。

满清承认鸦片贸易合法也是无可奈何之举,至少如此可以收获一些税赋,当然不得不承认一点,满清自种鸦片对抗英美的外来鸦片实在是一种很愚蠢的方法,外来鸦片没有被遏止住,反倒流毒无穷。

TJ报纸上所说,英美等国就棉布等工业品的关税税率仿佛打仗一般与李鸿章等满清官员展开了阵地战,就一丝一毫的利益正逢往来厮杀的沸反盈天。

甚至不惜以鸦片贸易进行交换,比如可以提高鸦片进入满清的税率,就算禁绝鸦片英国人也是认为可以谈一谈的。

鸦片的利润有饱和的一天,英国人早就看清楚了,可是满清几万万民众无比庞大的市场,对于工业品的需求是无穷的无止尽的。

单看英国人的印度棉布一种商品,其未来的潜力就超过鸦片贸易不知多少,更别说洋铁、洋油等等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了。

英国人在此问题上如此坚持的原因,就是不想放弃未来在工业品销售上的巨大利益,要知道就是小数点后的税率变化一位,那就是极为巨大的金钱数字了。

鸦片问题,似乎真如TJ日报上所说,有了解决的一天,这让对于鸦片问题耿耿于怀几十年的恭亲王,心中能不感慨万千么。

可是,恭亲王心中却没有多少巨大的振奋、欣喜,因为带来这一切利好局面的,并不是我大清真的雄起了,而是那位海兰泡的神大人。

望着午后的蓝天和明媚日光,恭亲王的心情是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