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相见未及相思好 第五章 敲门(2 / 2)

帝女 隔壁丝竹 3066 字 2019-09-19

“对了,大哥,你买这么多纸回来做什么?”

“写字。”傅远简短地答道:“写一篇震动天下地文字。”

以书桌为中心,揉成一团的纸丢了一地,傅远颇为烦躁地奋笔疾书着,写了大半篇,停下来看一眼,不满地丢掉,重写。

到了鸡唱东方白,他终于写成了一篇自己满意的文字。

这份上书,将是他敲开权力大门的敲门砖。

曹德望嗤笑着把折子丢到一边:“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也敢自请为帅,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盛装华服的易阑珊走了进来:“什么事情让宰相大人乐成这样?”不待曹德望回答,她便语气转严厉,继续说下去:“丛山粮草焚尽,大胤危在旦夕,宰相大人居然还笑得出来,看来,这封信多半是真的了。”

易阑珊从袖子里舀出几封信,冷冷地摔在地上,落在礼部侍郎陆牵的脚下,他拾起一看,大惊失色:“丞相大人,您!您怎么能做这种事!”

议事厅里其他的臣子纷纷围过去看,分了信看,表情是一样地诧异。

曹德望按捺住心中的不安,缓缓说道:“什么东西,这么稀奇,也让老夫看看。”他伸手出去,陆牵立刻像害怕瘟疫的传染源一般松了手。接过信,扫了一眼,曹德望大笑起来:“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居然敢污蔑老夫和羌人有私?”

众人看向他地神情,竟是没一个人觉得这是污蔑。

“你们都相信这些信?”曹德望怒视。

“这些信里说的事情,都发生了不是吗?”易阑珊一件一件数来:“月鹿关破于一夕,叶帅战死,吴听风取而代之,丛山粮草一夜焚尽……”

“和这些事情比起来,信件上地字迹也好印章也好,倒算不得什么重要证据了,虽则,”易阑珊停顿一下:“它们也都是吻合地。”

众臣窃窃私语:“难怪这一年胜少败多,羌人长驱直入。“原来是出了一个不要脸的卖国贼。”

曹德望地神色终于慌张起来:“老臣对大胤的忠心可昭日月。”

“在信里,你对羌人的友谊也是磐石难移。”易阑珊冷冷地转过身去:“来人啊,革去曹德望的顶戴花翎,打入天牢,等待发落。”

曹德望被拖出去的时候,众人的神色不仅是愤怒、诧异,还有松一口气。

易阑珊知道他们在放心什么:这一年羌人长驱直入,原来是因为我们这里出了一个大叛徒,和羌人暗通款曲,羌人对我们的动向一清二楚,自然一路势如破竹,现在剪除了奸佞,我军定能不日凯旋。

她心里知事情并没有这般容易,却不能表现出来,往前一步,脚无意中踩到一个折子,好奇地拾起来:“这是什么?”

这是她第二次看到傅远的文字。傅远的笔迹很好认,狂放、凌乱,每一个字像是饥饿的兽,在纸上跳跃着,似乎随时都会冲出来,在你身上咬一口。

易阑珊看着这个折子,突然笑起来:“你们当中,有人知道这个傅远是谁吗?”

众人都摇头,只有陆牵想了想,往前一步:“四年前,有流寇扰乱江南,从月鹿关上调了一批兵士过去平乱,不少人奋勇杀敌,被擢升为万夫长,其中便有这个人的名字;但两年前,羌人时有滋扰月鹿关,傅远自作主张,冒进歼敌,误入陷阱,手下的兵士死了大半,叶帅震怒,撤掉了他万夫长的位子,留营查看。”

“陆大人熟知强记,对己任了如指掌,赏玉树屏风十二架。”对陆牵的回答,易阑珊很满意。

“这傅远胆大妄为,难为帅才,但值此国难,或堪一用。”易阑珊看向兵部尚书周回海:“周大人觉得如何?”

周回海吞吞吐吐了半天,最后答道:“老夫也不了解此人,说不上来。”

易阑珊走到议事厅的桌子后坐下来,纤长的手指瞧着玉石桌面:“周大人身为兵部尚书,却恐怕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吧?”

周回海壮着胆子顶了一句:“我本来就不想做这个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可不是个轻松的位子,尤其是值此国难,简直就是万夫所指,但凡有败绩,全部都要算在他头上。之前大家全抢着想做兵部尚书,羌人一开战,众臣就开始踢皮球,踢来踢去,最后落在了胆小懦弱的周回海身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