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东夷和第四层思考(1 / 2)

 于是,他采取了行动,率先发动了对黄帝进攻。

这样就发生了前面说到过的事情。生死存亡之际,黄帝先生埋头苦干,调动全部人力,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打服了炎帝。

战车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具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炎黄部落联盟结成,黄帝从此天下无敌。

当一个人觉得他天下无敌的时候,他可能还没睡醒,所以要叫醒他。

黄帝先生的美梦很快被叫醒了。

新的敌人出现了。

黄帝先生的敌人,叫天灾。

部落强大没有了战争,只是消除了人祸。可是却避免不了天灾。

黄帝和炎帝原来住的的姬水、姜水一带黄河泛滥的很厉害,不能打猎圈养牛羊也不能种地了。黄帝先生和炎帝先生不得不带领部落沿着河流向东方移居。

黄帝先生东移的方向大致是,沿着北洛河(渭河支流)向下游水草丰富的地方跑,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山是太行山、水是河水也就是黄河。遇到黄河过黄河。最后黄帝先生来到河北张家口市一带。

可是呢,新地方并不是无人地带,不是无人地带就一定会遇到人。在张家口附近黄帝先生遇到了当地一些土著,这些人也可能是从东方来这里的不久的外族人。总之,就这么遇上了。

双方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土地,土地有限,谁也不乐意让给谁。

黄帝先生说:“我来这里讨口饭吃,你忍心眼睁睁的看着我们饿死吗?况且你们也是刚来这里不久。”东放野人说:“你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

对于黄帝先生来说,他们就一群东方野人。

道理讲不通,那就打吧。打赢了可以有土地,打输了就做奴隶。

东放野人的强悍出乎了黄帝先生的意料,几个回合下来,战无不胜的自己居然没占到对方便宜。

现在看一下炎帝先生的东迁之路。

自从和黄帝先生结成联盟后,炎帝先生辛勤劳作,无奈天干地旱,不得已,只能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沿着黄河往东跑。

终于跑到了东放野人的地盘上了。

由于商量不好,炎帝先生和对方干了一架,输了。

炎帝先生很郁闷。

以前打不过黄帝,现在又干不过外族,面对要吃饭的一大家子,炎帝先生非常惭愧。

惭愧不能当饭吃,没有饭吃就不能活下去,所以郁闷归郁闷,炎帝先生的行动一点都不含糊。炎帝先生磨磨刀,立马又上了。

又输了。

屡败屡战,总的来说败多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