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风林山火?水火无情!(1 / 2)

 我们用“水”来说明一下。

水,是没有感情的,所以不会“怒发冲冠”的往高地上冲。后来的司马懿先生就虚心学习了这一点,他和诸葛亮先生的战斗中不被感情左右。诸葛亮先生拿女人衣服给他穿讽刺他是女人,要他出战,司马懿先生只是笑一下,把衣服拿一边,挑几件好看的洗一下给老婆穿。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守住了魏国城池。

一个人像水一样,是可怕的,甚至是,让人恐惧的。因为他可以做到这样两点——静若汪洋,动若决川。让人恐惧的是,他的情绪不受挑拨影响,就像没有感情的石头一样。

这在杀人的时候,尤为明显。

明亡清兴之际,入关抢劫的满清骑兵不会因为怜悯无辜百姓而放缓手中的屠刀。驱动他们的行动的是“地势高低”的天性,是“利”,而不是“怜悯”的感情。

不动的时候,静若汪洋,静静的提升水位,积累实力。任它江河奔流,终需万川归海。

一旦发现河堤缺口,水位一旦漫过堤岸——动若决川。顷刻间,吞噬低洼地面,不漏掉时机,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后来,白起就是用见缝插针的方法,斩首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伊阙之战),开启一代名将嗜血之路。

在前篇故事“房价未解之谜”中,我们之所以说后一种房产开发商行动时并非“循序渐进”,是因为他们看准时机后,真正的速度是“动若决川”。“循序渐进”只是“静若汪洋”的表现。这种开发商同时拥有两种风格,并不奇怪。实际上,他们只遵循一种兵法——水。

不逆反自然天性,强淹高地,徒劳用力。王翦用这样的方法,以静制动,等待时机,用六十万军队淹亡楚国。所谓《孙子兵法》的最高军事秘诀——风林山火,也不过是对水的特点的描述。

水不是没有缺点,水的缺点正如它的优点一样——过于强大。由于没有感情,所以无法战胜。也因为水没有感情,吞噬生命过于残酷,后世出现四十万降卒被坑杀这样惨烈的事情(长平之战),所以人们也会这样说——水火无情。

之前我说过,自然不会怜悯死在屠刀下的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这个世界上会怜悯人的,是人,这也是人不同于自然的地方。人的怜悯,属于感性,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否定理性的结论,否定“先进文明如水一样淹没了低洼的落后文明”这种事实。

人的怜悯所否定的,也并非这种事实,而是“杀戮”本身。没错,人的感情有时很可靠,杀戮并不正确,正如我们前篇(镜花水月)中分析的一样,干掉敌人并不能解决问题。

人的感性、直觉,源于天性,产于自然,有时可以戳破蒙蔽双眼的虚伪假象,哪怕这种假象用“优胜劣汰”“战功赫赫”“名垂千古”等诸多借口。

“这是错误的,我的直觉这么告诉我,杀戮不对!”墨家的“非攻”,把这一直觉判断坚持到了极致。

人有感情,源于自然源于理性的感情,却能够做出非自然非理性的判断,也恰恰因为这一点,我们的生活有爱、有恨、有笑、有泪、多彩缤纷,比自然还要靓丽。

“如果这个世界都由理科生组成,那该多没意思多没意思多没意思啊~”课堂上,大眼睛小女孩用手指着小男孩给我看,一连哈欠了三次。

“我…”大眼睛的小男孩看到窗外飘过一朵烂漫的白云,“打算学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