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颛顼、和帝喾(1 / 2)

 黄帝先生娶了西陵国(一个部落吧)的人做妻子,这就是嫘祖。嫘祖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位叫昌意,他生了儿子叫高阳。

高阳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不熟悉,祖先大人也是。祖先大人更喜欢叫他另外一个名字——颛顼。

黄帝先生死了,首领的位置空了下来。

部落里有能力的人都有可能被选为首领。所谓能力,就是办事公平,最能种粮食,最能打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内忧外患的生活里,只有这样部落才能维系下去。

部落里能力突出的人很多,但能当首领的人,除了能力,还要有资历、嫡系。由于黄帝家族功绩颇大,光长老就占了一大半席位,部落旁系家族实在没有实力和他们竞争,所以首领之位也就没戏了。

黄帝一共有二十个儿子和百十个孙子,在这众多子嗣中,颛顼脱颖而出,被选为新一代部落联盟首领。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是黄帝先生的亲孙子。

祖先大人说颛顼帝想事情很深很远,颇有黄帝遗风。

在黄帝先生平定乱世的基础上,颛顼帝主要做了这么两件事。一方面,他安排人测算了春夏秋冬,顺应自然安排农耕事物。另一方面,颛顼帝发扬黄帝先生祭祀泰山的传统,祭祀各种鬼神,制定尊卑礼仪,以防民众越礼越级,产生混乱然后变成****。

这个时候颛顼帝并没有自称是上天派来统治万民的神之子,这些理念,是后来为了用神明思想维持生活秩序而出现的结果。

说起来,历史上几乎没有凭空出现的事物,一种思想或者实物的出现,多可以找到缘起、发展、衰落。这是一条线索,内容虽然普通,但确是解开很多历史谜题的契机,而这条线索本身,也是另外一把钥匙的社会实验证明。

嫘祖另外一个儿子是玄嚣。

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也是一位贤明的人,祖先大人把他叫做,帝喾。

颛顼是有儿子的,但是部落仍然选定帝喾为首领,那么帝喾在黄帝后代中应该是才能突出的一个,让族人信服,让部落走向繁荣。

帝喾是黄帝的玄孙。他执政时,在颛顼辨别四季基础上,测定了节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惊蛰、春分、芒种、夏至这一套东西也是由此而来的。从名字都可以看出,祖先大人每天都在操心耕种的事情。

颛顼和帝喾都被祖先大人评为一代贤君,他们的经历是有共同点的。共同点中,其中一个是,颛顼顺应四季,帝喾顺应节气,他们的做法合乎时宜(其动也时)。

当然,在祖先大人的描述中,重点不是这个。祖先大人记录的,多是对民众崇拜之情的描述。

因为生活安康才会崇拜,至于怎样得到这样的安康生活,只是简单提一下。

虽然描述简单,但仍然把“合乎时宜”这一点写了出来。

我们这次要说清楚的,和祖先大人的记录刚好相反,不怎么重视结果。而是,重视达成结果的方法。一个家庭怎样可以富裕兴旺,一个部落怎样才能繁荣富强,这是我们的捕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