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攻击北海之一(1 / 2)

 极北之地冬季的天亮得非常晚,到了早餐的时间,天空还是黑暗的一片,月亮已经下山,漆黑的天空中挂满繁星,明军大营内热闹起来,休息了一夜的士卒们纷纷起床。X一批起床更早的士卒已经准备好了早餐,雪橇兵的编制中没有专门的火头军,郑袭这次长途奔袭也没有带辎重兵,每一辆雪橇车既是战车,也是运输车辆,车上装满弹药粮草。</p>

之前雪橇兵沿途劫掠过几个部落,新招募的当地人都被送到不久前攻克的俄军城堡内,茵格达城被改名为赤塔城。新招募的当地土著兵,被用来看押俄军俘虏。</p>

郑袭的大军从赤塔出发抵达这里,途中要经过兴安山脉,也就是俄国人所说的雅布洛诺夫山脉。从海拔两百多米的赤塔翻过海拔一千多米的兴安山脉,雪橇车是沿着冰封的河流一路上坡,不过有四匹马牵引一辆雪橇,马力损耗还不是很大。</p>

明军在沿途中又拔掉了俄军的一座小据点,获得了一些粮食。之后一路下坡,杀到了贝加尔湖畔。</p>

用过早餐之后,明军先派遣几名哨骑去探路,以免清军在半路上埋伏。没有发现任何埋伏之后,明军雪橇队开始往北海城方向推进。雪橇车队推进了三里,推进到距离城下二里之外停止前进。</p>

极北之地冬季天亮得特别晚,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天还没亮。</p>

明军开始布置阵地,炮手们把射程最远的十二磅野战炮从雪橇车上搬运下来,一部分明军打扫雪地,用铁铲挖开一片雪地,清理出一块坚硬的地面,用来放置火炮。挖出来的积雪被堆在炮兵阵地前面,可以起到抵挡清军炮弹的效果。</p>

布置好十二磅野战炮的阵地,明军又挥动铁铲,往前推进,在雪地中挖出一条条深沟,挖出来的积雪堆在两边,起到保护作用。随后就有人推着小口径的轻炮,在沟内推进。前面的明军把深沟两边挖宽,再挖出一片炮兵阵地。</p>

“派遣几名神枪手去骚扰一下鞑子。”郑袭下了命令。</p>

天色亮了起来,被从雪橇车上解开的战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几名狙击手骑上马,往北海城方向疾驰而去。狙击手策马疾驰到距离城下两百步外,立住战马,端起米尼弹狙击步枪,从瞄准镜中观察城头动静。</p>

“有个鞑子露头了!”一名狙击手冷笑一声,端起枪,对准露头的清兵,轻轻一扣扳机,只听到一声枪声,一颗高速旋转的子弹击穿了那名清兵的头盔,避雷针头盔飞了起来,子弹从前额钻入,带着颅骨碎片从后脑勺钻出,连后脑的金钱鼠尾辫都跟着被打飞了。</p>

“砰砰”雪地中传来几声枪声,多名站在垛口后面探头探脑的清兵被打爆了头颅。</p>

打完子弹的狙击手立即策马离去,退到清军火炮射程之外,才翻身下马,站在雪地中,把枪立了起来,装填子弹。</p>

第一批狙击手退回来装填子弹的同时,第二批狙击手到了城外两百步的地方,端起枪来向城头射击,又击毙了多名清兵。</p>

等到第二批狙击手退回去装填子弹,第三批狙击手到了城外,端起枪对准城头射击。第三批狙击手射击完毕,第一批狙击手已经装填完毕,又策马来到城下,对城头射击。郑袭麾下的一百名狙击手,除了十人分散在各处用来监视清军之外,其余的九十人在城下,分成三批轮番向城头射击,打得城头的清兵根本不敢露头。</p>

“太可恶了!”常宁气得暴跳如雷,“明狗在城外猖獗,我们却不敢出城迎战!就算人不出来,让罗刹人把大炮来过来轰他们总可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