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鲁姆会战·提督的决断(下)(1 / 2)

 雷比尔走入安纳克号的舰桥,跟在他身后的,是浩浩荡荡的一大群联邦军将校。

走在最前头的雷比尔脸上没有什么波动,但最熟悉他的卡宁甘却清楚,雷比尔的心情有些急迫,他不自觉的提高了速度,几乎要达到竞走的水平,以至于身后的其它人也不得不加快脚步。

这样急迫的心情卡宁甘也不是不能理解,联邦舰队马上就要抵达月球轨道上的特定引力点,他们将在这个位置脱离月球轨道,然后向着side5变轨,雷比尔必须在那之前作出判断。

增援提安姆,亦或是攻击月球。

他明白雷比尔身上的压力有多大,又有多迫切必须打赢这一仗,无论他表现的有多么冷静从容,这样的姿态能够让雷比尔一派的将校们心中镇定,但最了解他的卡宁甘却明白。

雷比尔,只能说冷静,但绝没有从容的余地。

事实上,从和吉翁开战以来不过是十余天而已,但就这十余天,对雷比尔来说却好像十几年一样漫长。

原本宇宙军就是雷比尔力排众议,并且得到了对控制殖民地有需求的财阀们的支持才建立起来的,在建设过程中,雷比尔毫无疑问的施以铁腕,地面军以及大量的中小加盟国对他非常的厌恶。

地面军虽然是各个加盟国军队所组成,大头军费其实是由试图控制一定军事力量的各加盟国政府承担,联邦政府只承担一部分的军费,但因为宇宙军的建立,联邦的军费大幅度向宇宙军倾斜,自然就无法承担和过去一样多的地面军军费,地面军面临着要么督促本国政府承担更多,要么削减自身规模的痛苦抉择,但从没有哪支军队会选择自我削弱,所以自60年代以来,地面军便一直过得非常拮据,和大批量建造宇宙战舰的宇宙军相比,从60年代至今将近20年的时间,地面军也只换装了61式坦克,以及在各国军队中统一了轻武器装备而已,其余的同样需要大力投入的空军和水面舰艇,基本上还是维持着60年代的规模和技术水平。

并且地面军还面临着舆论的压力,在战前,地球基本上是低轨道外绝对防御圈的理论占主导地位,顾名思义,就是完全依仗宇宙舰队,将敌人阻挡在低轨道之外,这样一来,地面军的存在意义就不大了,不如干脆完全裁撤,只保留一定的安保部队,还能节约经费,在这种思潮下,被认定为没有价值的地面军处境之尴尬,与面临议会和宇宙军(主要是雷比尔派)双重压制的窘境,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恐怕难以理解。

这样的地面军自然而然的会厌恶、甚至是憎恨宇宙军总司令雷比尔将军。

而各个中小国家也有憎恨雷比尔的理由,地球联邦从来就不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由大国(g3)统治、领导、剥削中小国家的地球国家联盟,东亚、北美、西欧,三个巨大的超级强国在漫长的战争之后,以西历时代的联合国为基础,渐渐演变成了最初的地球联邦,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和利益,g3之间虽然有竞争,但面对挑战者时却总是一致对外,在这种斗而不破的情势下,人类开始渐渐的把过去用于战争的资源向宇宙开发倾斜,也正是因为有着g3这个强力的统治实体,人类才能走向宇宙。

如果单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g3集团毫无疑问(尽管很难说是睿智而有远见)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毕竟强者和弱者的平等原本就是童真的幻想,g3集团把持地球联邦尽管做了很多堪称白痴的事情,它们的统治、对宇宙的开拓也堪称是一部血泪史,但确确实实,人类走出了地球,开始探索宇宙。

但对那些中小国家来说却并非如此,宇宙开拓的利益基本被g3集团完全把持,他们根本得不到任何回报,但这些中小国家却还需要承担宇宙开发——主要是殖民卫星公社以及地球联邦宇宙军的经费,这样怎能不让人心生怨言?

60年代前经济形势尚好,中小国家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的时候,这种怨言还不普遍,但从吉翁独立,地球圈经济形势开始恶化后,这些中小国家便是率先跳水的那一批,g3不但有着惊人的国力、强力的中央政府,还把持着地球联邦的统治权,他们自然而然会将损失转嫁到殖民卫星和各个中小国家头上,事实上,这些中小国家在这20年间一直艰难度日,期间爆发的游行抗议,甚至是起义也不是没有。

这样的中小国家怎么会不厌恶、甚至怨恨地球联邦,怨恨g3集团打手的象征雷比尔将军呢?

这总总原因导致宇宙军的外部环境一直都不好,它不但要应对宇宙殖民地独立的威胁,还有在内部,在议会里边、和它同样属于联邦军的反对者。

过去在雷比尔强势的时候,无论是地面军还是中小国家这些宵小之辈当然不敢对雷比尔炸声,但吉翁的叛乱却让他们抓住了一个大好机会,一个可以趁机扳倒雷比尔的机会。

为什么各个殖民地会接连沦陷,为什么短短的十几天里就有超过人类半数的平民死亡?

因为宇宙军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为什么花费大价钱建立起来的联邦宇宙军接连战败?

因为宇宙军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为什么区区一个side3的叛乱就让号称人类史上最强的联邦宇宙军束手无策?

因为宇宙军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对了,这一切不都是那个无能的雷比尔的责任吗?

都是他指挥无方,才让吉翁能够把卫星丢到地球上,因为他的愚蠢,短短十几天,联邦宇宙军就有超过一半的舰队覆灭(他们在宣传中故意忽视了驻留军的指挥权实际上不在联邦军而在side地方政府手里,而且数量也不多,而是混淆现实,把驻留军舰队和低轨道舰队这样的大型舰队相提并论,造成了开战不过十几天,联邦方就损失了一半舰队的假象)。

都是雷比尔的错!

地球要玩啦!

都是雷比尔的错!

为什么地面上的混乱,各种案件甚至是叛乱难以扑灭?

为什么灾民迟迟得不到救济?

这时候地面军也开始推卸责任,我们也没办法,谁叫宇宙军把军费都占用了,还没能阻止敌人入侵,没有钱怎么安排救灾,怎么镇压混乱?

都是雷比尔的错!

没错,都是雷比尔的错!

把他。。。。。。!

嗯,还没有人说到这个份上,但也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这种将一切责任归咎到雷比尔和宇宙军身上的局势,可想而知雷比尔的压力有多大,更糟糕的是因为g3的核心统治区,亦即是东亚、北美、西欧都是不列颠作战中的重灾区,g3政府忙于稳定局势,尽管高层中的明白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雷比尔,但却也无法给他更多实质性的帮助。

事实上,若不是雷比尔一如既往的保持了强势,利用过去的威信强行压下了反对的声音,甚至可能会有得寸进尺的蠢货要弹劾他,甚至是强迫他到议会接受质询,然后送上军事法庭公审也说不定。

要驳斥这一切,雷比尔就必须赢下这一仗,而且必须赢得漂亮,如果打成平手,或者是皮洛士式胜利,哪怕是最终联邦赢得了胜利,宇宙军的必要性和能力也会遭到质疑,战后地球必然要大量投入重建,绝无法再向战前那样大力投入军备,如果无法保证战后恢复战力的军费,宇宙军就将面临衰弱甚至是消亡的危机。

而没有充足的武力保障,联邦也很难维系对加盟国和殖民地的控制,雷比尔的理想,人类的完全的统一将化为泡影。

由不得雷比尔不着急,卡宁甘对此也抱着理解的心情,作为雷比尔的左右手,他能够做的也只有尽力帮雷比尔查漏补缺而已。

约翰,和我不同,你是必须活下来的人。

我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是,若是需要的话。。。。。。我能毫不犹豫的替你去死。

他忍不住不自然的扭了扭军帽,旁边的华肯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罗德尼·卡宁甘心中突然充满了不祥的预感。

但却也做好了必死的觉悟。

————分割线————

见到雷比尔等人的到来,舰桥里的人纷纷起立向着自己的最高司令行礼。

然后卡宁甘的部下便把提安姆的传令者带到了雷比尔的面前,这是个挂着少校军衔的宇宙军军官,雷比尔也无法对每个宇宙军军官都有印象,他转头看向卡宁甘,卡宁甘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的身份是确切无误的。

确实如此,这个少校的整个履历都是清晰而毫无疑点的,第一批加入联邦宇宙军的军官,当时还是个中尉,出身欧洲,工作表现出色,但又不会特别出色,顺利的升到了少校,但也仅此而已,后来在提安姆麾下供职,一路做到了情报参谋。

无懈可击。

“雷比尔司令!”对方是个英俊的中年男子,金发碧眼似乎有些日耳曼人的血统:“第三舰队所属情报参谋,伍尔夫·施密特(注一)向您报道。”

“施密特少校?”雷比尔在指挥席坐下,卡宁甘站在他的身后:“你是提安姆的参谋?”

“是的,阁下,我是提安姆司令的直属情报参谋。”

“怎么回事,鲁姆发生了什么情况?”雷比尔皱起眉头说道:“你不是负责定时通讯的人吧?”

正如此前所说,此刻的鲁姆正处于高浓度米诺夫斯基粒子笼罩之中,常规的通信手段根本派不上用场,因此不论是联邦还是吉翁,想要和战场外的单位联系就只能通过原始的人力传输,提安姆舰队和雷比尔舰队双方之间约定以固定的周期进行联系,而这个伍尔夫·施密特却是在约定好的周期之外突然到来的。

毕竟是宇宙舰队行军,为了避免被吉翁军掌握行踪,雷比尔舰队不但自身处于通信静默状态,和外部的联系当然也是要尽可能的少。

事实上,若不是伍尔夫驾驶的是联邦军制式的蜻蜓穿梭机(注二),而且一应识别手段都能对得上号,说不定雷比尔舰队就要把它击落了。

“是的,阁下,我是提安姆司令额外派出的使者。”

“鲁姆的战局如何了,提安姆还能够支持的住吗?”雷比尔没有浪费时间问一些他早就知道的事情,正如他一开口问的就是提安姆能否坚持而非能够获得胜利。

“情况非常糟糕,阁下,”伍尔夫·施密特脸色苍白而难看,他看着雷比尔说道:“我离开之前,我部已经损失三分之一的战舰,主要是萨拉米斯级,但是麦哲伦级自忒休斯号以下,也已经沉没了6艘。”

“我部的状态岌岌可危,并且已经被赶出了side5,提安姆阁下说他会尽可能的战斗下去,但是。。。。。。还请阁下做好心理准备。”

“被赶出了side5?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因为吉翁军的战舰数量是我军的倍数,所以提安姆司令下令战线后撤,试图将吉翁军的战线引诱前移,然后用埋伏在卫星中的战斗机联队发动突袭。”伍尔夫原原本本的将联邦军做的事情告知雷比尔。

战舰数量是提安姆的倍数。。。。。。果然吉翁的主力舰队在鲁姆,雷比尔脸上没有波动,心中却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