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了1996年的4月,春回大地的气息笼罩了绣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不过是个平常年份的平常春季.
但对于中国电子产业发展来说,这是所有美好未来的起点.中国的芯片制造业,从来没有过的巨大机遇,终于降临在了绣城.
尼康对于生产线的建设是最为积极的,毕竟如果有一个数十亿美元的垄断市场吊在前面,恐怕就连阿联酋人也会行动起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搬迁和安装调试,起码光刻机的生产设备方面是已经全部完成了.当然中国人想要实际把生产线开动起来,还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工作.整个工厂80的岗位,需要交给尼康派遣到中国来的日本员工负责操作.
按照泛翰集团的估计,非核心岗位一到两个月之后,可以换成中国员工.核心岗位至少要半年时间,才能培养起足够的人才.至于最核心部分的工作,能否找到替代人才仍然还是未知数.
可即使如此,这仍然是中国第一次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光刻机生产线.对于发展芯片制造业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的生产线采用的是先进的精密智能制造技术."白石茉莉奈带领着周硕,走在已经完成装配的生产车间里,侃侃而谈道:"通过将精密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尼康的光刻机生产线是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生产线之一.大量的使用了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定位辅助系统……"
"由于大量使用数字化设备,我们的生产车间用工人数极少,整个生产过程只需要二十名一线操作工程师."白石茉莉奈走到一台设备旁边,指了指说道:"但是与人员需求相反,我们的生产过程却极为繁琐.就如最简单的设备外壳冲压,为了将温度对材质的影响降到最低.尼康光刻机的外壳在冲压之后还要经过十三道加工程序……"
白石茉莉奈对车间里的设备如数家珍,实际上别看她一介女流,但说起技术来却头头是道.这里的绝大多数设备,都是经过她的手引进的.虽然后来转做了管理岗位.但她的学术功底还在.这也是她能够在尼康稳坐光刻机事业部部长的凭借.
周硕不紧不慢的跟在白石茉莉奈的身后,一边听着她的介绍.一边不住的点头应和.而他的身后,则是一支上百人的参观队伍.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凑热闹的领导,或者过来找新闻的记者.他们是泛翰集团从全国上百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花费了无穷精力才搜集到的高科技人才.
在尼康安装生产线的这段时间里.泛翰集团人力资源部可是全国出击,寻遍了自动化控制和精密制造等专业,才凑齐了这百十来人的队伍.
这支队伍不说是国内的全明星阵容,起码也能算得上远超专业水准了.
然而在日本顶级水平的装备生产线面前,却也只能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学习.
这些设备名义上虽然都是范尼光学制造公司所有,但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想要操作,甚至是触碰这些设备.都还要日本人进行批准.
一路走下来,中方的队伍虽然庞大,但却压抑的一丝声音也没有.没办法,没看过别人水平的时候.还能自欺欺人一下.
但当差距明显的摆在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心里沉甸甸的.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中国人还得继续努力补课.
不过队伍里并非所有人都面色沉重,至少还有一小群人,毫不在意身边的眼光而显得眉飞色舞.
"周总,这就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山诺像个贪婪的猎人一样看着周围,几乎想要抱走每一件他看到的设备.
"光刻机生产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过程,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并不奇怪."周硕也小声的回答道:"如果你能攻克下这里的任意一种设备,我们的合资工厂就能赚下数不尽的财富了."
"喏,那边是德国产的数控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出来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自动替换加工刀具,极大的节省了加工时间和步奏,效率提高五到十倍,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直接一次性成型复杂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