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运筹(下)(2 / 2)

凤凰面具 蘑菇 3611 字 2019-09-20

上午,他让萧萧转告无聊大师的话纯属推脱,当时,他正在和忙活这件事。

因为叶儿的身份特别,于黄浦江游艇枪击案相关的信息都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开枪的是谁。

此前,因为有充分的人证物证和验尸报告,对叶儿的审查只在相当程度上进行,基本上等于走个过场。

可是,就在祝童出国到日本的当天,有人把这份验尸报告公布到一个司法专业论坛,并且详细介绍了案发当时的大概过程。

紧接着,另一份验尸报告出来了,署名是武汉一所高校附属医院的法医教授许天继,教授头衔,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据说,死亡者家属当初就不认可公安机关做出的验尸报告,在案发一周内委托许天继教授亲赴上海,在公证机关监督下做出对尸体进行了二次检验。所以才会有这份结论迥异的验尸报告。

许天继教授认为,死者中枪的部位在胸前,子弹从侧后方射入,穿透右肺最终停留在胸隔膜处。许天继的验尸报告把死者的死亡原因确定为,子弹在体内运行过程中破坏了包括一条主动脉和多条血管,造成胸腔大面积积血。且子弹穿透胸隔膜,造成胸腔与腹腔联通,从而加速了病人的死亡过程。他说,这样的病人,即使在最短时间内送进医院,接受最专业的外科手术,也只有百分之一的生存可能。

在某些人的刻意操纵下,对警官开枪致死人命案的质疑很快深入到一定的程度。有人开始连续爆料,说苏警官当时在参加一个商务聚会,在那样的情况下,她配枪的合法性很值得怀疑。

按照规定,警官下班后要配枪交回,并登记入库。苏警官能在下班后,并且在出席一个商务酒会的时候佩戴枪支,证明她自身纪律观念淡薄;还是向小了说是,往大了说,简直是自由散漫草菅人命。

还有人在质疑苏警官的主管机关,作为枪支的监管单位,竟然允许下属在不该配枪的时候配枪,无论如何解释,其行为本身已经对社会大众的公共安全形成的威胁。

紧接着,有人说枪案发生时,苏警官很可能处于醉酒状态;至少,她当时喝酒了。一位神通广大的人还找来了上海警方的审查记录与在场的侍者证明,那场商务聚会其实是一个酒会,现场提供了多种中外名酒。苏警官开枪时,酒会已经临近结束。

好在,那个论坛的影响力有限,只是一个司法系统内部的人八卦和交流讨论的小地方。

后来台海言放出了那批艳照,与广大网民一样,论坛内的人被另一个更刺激的事件所吸引,不在关注枪击事件。

祝童用了一个小时才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完,也明白了叶儿这几天在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

井池雪美一直陪在他身边,也了解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她想说点酸酸的话,看到祝童脸色铁青就换了口气:“先生,需要我打电话替苏小姐证明吗?她那天晚上没有喝酒啊。”

那天晚上叶儿喝酒了吗?祝童想了想,似乎……他很快就离开被井池雪美带偏的思路,问题的关键根本就不在此,纠缠这些细节问题,对己方没有丝毫好处;那正是对手希望的局面。

对手是谁才是关键所在。

死者的身份已经被查明,某人透露出一份资料,死者叫江临,是从重庆郊区江家村来沪务工人员;生前在圣丽园集团公司担任仓库保管。

至于江临为什么会在黄浦江中,并且出现在一艘行驶中的豪华游轮上?死者家属的解释是:江临生长在嘉陵江边,从小就喜欢游泳,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坚持至少游泳半小时。

江临的生前工友说,他到上海打工已经一年了,时常看到江临在晚饭后到黄浦江游泳。白天要工作,只能在晚上。有人推测,也许是因为那场大雾,让正在游泳的江临感到惊慌,正好“东海骑士”号经过,为了自救,江临才不得已爬上游轮暂时休息。没想到,这次偶然中的必然造成了一场悲剧,江临被美丽的且喝了酒的警官当场开枪干掉了。

祝童揉揉眼睛,望着窗外高大的枫树发呆。

在那个小里发布消息,人家是在为下一步行动预热,是在准备资料和寻找更多的线索以及法律依据,也是警告。可叹,那些自以为是的专业人士、内部人士都被利用了。更可悲的是,出没那个论坛上出没的上海警方人员,在有意无意的对外泄露案情细节。

祝童拨通了秦可强的电话,拨通了私家侦探戴毛子的电话,台海言也被迫离开防盗软件的岗位,按照老板的指示投入一个充满风险而刺激的世界。

最后,祝童拨通了武汉某高校电话,许天继正是该高校的教授。

他打电话时,井池雪美很知趣的离开房间,到园子里欣赏樱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