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的建议(1 / 2)

 ..朱由菘的话语,苏天成的确是听进去了,不管怎么说,自己的身边,若是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来ri遇见事情了,难以有着充足的实力应对。

要说苏天成的身边,人才不少了。

大名鼎鼎的刘宗周、黄道周,都是在中兴学社做事情的,这两人的影响力,是非同一般的,最为关键的是,虽然这两人年纪大了,可已经完全接受苏天成的观点,算是苏天成的死党了,苏天成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志同道合,都是想着振兴大明朝,这种友谊,远远强于一般人的理解。

渠清泽、张溥、洪承畴、贺人龙、孙传庭、毕懋康、闫子章等人,说起来都是在朝廷里面,有影响的人了,也到了自己的身边,而且和自己共事了,其中的渠清泽、张溥两人,和自己的认识没有丝毫的差距,完全可以信任,洪承畴、孙传庭以及贺人龙等人,重点在于军事上面,几个人都是有着很强的能力,在历史上也是出名的,毕懋康的重点在于火器的研发方面,假以时ri,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于说闫子章,在江宁县,一直都是贯彻自己预定的方针,把江宁县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些人构成了自己权力中枢的构架,也是最为稳固的构架了。

苏平阳、苏二童、苏俊、王大治、马华彪、刘仲基等人,属于苏天成的家人范畴,这些人的想法是不用多说的,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愿意献出生命。

江宁营内部也有一大批的人才,包括熊子健、孙元坤、刘实亮、罗昌、刘铁汉、秦睿、狄怀祥等人,这些人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相互之间有着不一般的信任关系重生傲世行最章节。

此外的一个团体,还在不断的磨合之中,这些人包括邓辉、刘云清、孙思明、孙思宗、鹿太泊、鹿太兵等人,这些人悉数在河南府下辖的县里担任知县。或者在府衙做事情,对于政务的认识,开始慢慢的熟悉,到慢慢的接受,到基的认可。

能上能下的柳敬亭、岳高峰等人,也是苏天成需要重点依靠的对象,包括调到京城去的卢天明。在苏天成有事情的时候,是可以伸出手来援助的。

以上的这些人,基构成了苏天成身边助力的构架。

但这里面有着一个比较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朝廷里面,苏天成是没有太多依靠的。

苏天成在朝廷里面的依靠,也有一个看似很不错的团体。

大太监王承恩首当其冲。其次就是锦衣卫都督佥事董昌,苏天成的恩师徐尔一已经是兵部右侍郎,关键时刻能够起到不一般的作用,至于说翁同章、傅友亮等人,不大可能依靠。

可这些人,对苏天成的政治主张,不一定是清楚的。也不一定是完全支持的,所以说这一份的依靠,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了,除开徐尔一,王承恩和董昌两人,心里面装着的重点还是皇上,一旦自己的主张与诸多的规矩形成了冲突,肯定是得不到他们的支持的。

孙承宗是苏天成最强有力的依靠。可惜孙承宗的年纪太大了。

不可忽视的是这一次苏天成结识的卢象升,卢象升这人做事情很是耿直,虽然年纪大很多,但在苏天成的面前,丝毫没有架子,在征战鞑子的诸多战斗中,都是听从安排。尽管品秩比苏天成的要高,这样的官员是值得倾力结交的。

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苏天成还不是很熟悉,说不清楚好坏。

至于说内阁的诸多大人。苏天成基没有多少的接触,这也是为了避嫌,自己和江宁营的名气都已经很大了,如此的情况下,再去结交内阁的大臣,朱由检会怎么看,不要以为朱由检每天都在皇宫里面,可锦衣卫厉害着,很多的事情,朱由检都是知道的。

综合看来,苏天成确实需要在助力方面,下一番功夫了。

成为朝廷官员之后,苏天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包括之前的江宁县,现在的河南府,这两个地方,和大明朝广袤的地方比较起来,微不足道,尽管说有中兴学社不断的传播诸多的观念,但得不到上级官府的支持,有些政策就法推行,就说苏天成在江宁县的所作所为,那是得到了南京六部已经应天府的全力支持,到了河南府之后,是得到了皇上的直接关心,可下一步,若是到陕西省去了,地盘大了,有些政策的推行,必然触及到权贵的利益,这个时候,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切的事情,都需要人去做,只要能够牢牢掌握各级的主要官吏,就能够推行诸多的政策,这一点在北方显得尤为重要。

苏天成有着密折专奏的权力,不少的建议,朱由检都是采纳的,特别是在这次剿灭三万鞑子之后,是被朱由检看做了最为重要的依靠了,所以说,提出来的建议,朱由检是不会拒绝的,不过苏天成自己也要考虑清楚,要珍惜这份信任,不能够完全为了自身的利益,要钱要权,毕竟朱由检不是傻瓜,而且朱由检在大臣身上吃了太多的亏,很是敏感了。

苏天成想要开始推荐人才了,要大力举荐人才,那么多的人,都留在自己身边,是没有多少意思的,人才队伍必须要慢慢的壮大,血液必须要不断的循环。

在这之前,苏天成有着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举荐藩王或者说是藩王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