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侦查的范围扩展很大,洪承畴得知周围三十里地的范围,没有一个后金鞑子的时候,感觉到有些不对了,按照辽东形成的默契,距离大凌河城十里地左右的范围,是大明直接控制的,但超出了这个范围,基本就是后金控制的,要是走出去三十余里了,还看不见后金鞑子的踪迹,这太不正常了,除非是后金鞑子有意为之。
大军出征,想着保密是不可能的,这可不是偷袭战,实实在在的面对面厮杀,后金恐怕早就有所准备了。
辽东发生的所有情况,洪承畴都是悉数写信,告知了苏天成,在皇上的旨意到了辽东之后,苏天成也专门写信了,再一次强调了有关辽东的防御问题,这封信里面,苏天成终于明确指出来了,辽东防御的重点在于大凌河城与锦州城,在大军进攻后金鞑子期间,后金鞑子不会也不敢长途奔袭,抛开大凌河城与锦州城的驻军,直接进攻宁远城和山海关,若是后金鞑子敢于这样做了,等于是自取灭亡,届时朝廷直接调动大同、榆林等地的边军,对后金鞑子形成重重包围,一举歼灭深入关宁锦腹地的后金鞑子。
洪承畴的认识与苏天成的一致,辽东大军出征之后,大凌河城与锦州城是大军牢固的后防线,后金鞑子恐怕会调集重兵,企图拿下大凌河城与锦州城,这样就能够彻底堵死大军回撤的路线,在这方面,后金鞑子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恐怕战役进行的过程中,大凌河城、锦州城遭遇到的战斗,会比前方的战斗更加的激烈和残酷。
收到苏天成的信函之后,洪承畴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也提出来自身的见解,他完全同意苏天成的分析,但在排兵布阵方面,认为江宁营将士应全部布置在大凌河城与锦州城,此外安排一定的边军,榆林营军士全部驻守在宁远城,至于说山海关,全部安排边军驻守。在提出来这个建议的时候,洪承畴也是明白的,他的建议,与苏天成提出来的建议,大同小异,所以在写信之后,洪承畴就按照自身的思考进行部署了。
三万江宁营将士,两万人驻扎在大凌河城,一万人驻扎在锦州城,另外调集一万边军,五千人驻扎在大凌河城,五千人驻扎在锦州城,两万榆林营将士全部驻扎在宁远城,余下两万边军驻扎在山海关,如此看来,山海关驻军的战斗力是稍弱一些的,但从大凌河城到山海关,距离四百四十余里,后金鞑子没有这个胆量,直接去进攻山海关,置大凌河城、锦州城和宁远城的守军于不顾,这等愚蠢的安排,后金的皇太极绝不会采纳。
从四个地方的驻军来看,大凌河城与锦州城的驻军,战斗力是最强的,有着三万江宁营将士驻扎在这里,就算是后金鞑子大举进攻这里,洪承畴也不会担心,凭着火炮的优势,江宁营将士的战斗力,这里不会有丝毫的闪失。
搜集后金鞑子的情报工作,也展开了,这一切都是渠清泽到辽东来的时候,专门做出来的布置,苏天成的信函里面,分析了一点,那就是陈新甲和钱谦益提出来的辽东防御的部署,这个部署不一定能够保密,很有可能泄露出去的,也就是说,后金很有可能获得了这个情报,陈新甲和钱谦益的部署,明显就是弱化了大凌河城与锦州城的防御,想着吸纳大批的后金鞑子,来进攻大凌河城与锦州城,导致沈阳方向的守备空虚,若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边军甚至有可能直接去攻打沈阳,给予后金鞑子致命一击。
苏天成很明确的指出来了,这个防御措施,以及战术部署,都是幼稚和愚蠢的,且不说后金是不是会全力攻击大凌河城与锦州城,以至于放松对沈阳的守卫,就从兵力布置上面来看,边军进攻,重点在于攻城拔寨,后金鞑子处于守势,进攻需要的军力明显是要偏多的,也就是说,后金鞑子抽调五万以上的兵力,就可以暂时遏制边军的攻击,剩余的兵力,完全可以投入到反击的方面,若是这个战役部署,被后金鞑子勘破了,陈新甲和钱谦益将要死无葬身之地,依照皇太极的睿智,肯定会兵分两路,一路重点抵御边军的进攻,一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大凌河城与锦州城,一旦大凌河城与锦州城失手,出征的十万边军,面临的就是全军覆没的危险了。
也正是在认真分析之后,洪承畴最终下定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守住大凌河城与锦州城,只要关宁锦防线依旧在手里,就算是陈新甲和钱谦益遭遇了惨败,一切还是可以挽回的,他相信,苏天成不会坐视不理,上次渠清泽到辽东来,已经透露出来意思了,身在登州的苏天成大人,恐怕也有大动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