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粮价(2 / 2)

诸侯争霸 月鼠 7780 字 2019-09-21

“干了。”看着桌面上的灵夏户籍,众人在没有后顾之忧,在座的都是没有家口的,否则严文亮也不会找他们几个,回头大火一烧,整个广平仓都得乱成一片。想混出去再容易不过了。

广平仓外围巡逻严密。但是内部却少有人走动,七个人带上火石引火之物就匆匆的往粮仓里走,粮仓本身就是木头结构。而且里面堆放的都是粮草,只要一点燃。大火立刻就窜了起来,三月的天风本身就大,这火借风势,没多一会就烧了起来。

“走水了,走水了!”伴随着一声声呼喊之声,整个广平仓都乱作成一团,大火乘风而起。越烧越旺,火光冲天而起十几丈高,照亮了整片天空。

承天城城主府,三层的鸾凤宫上,刚刚睡下的萧绰被外面的动静惊醒,萧绰年芳二十出头。正是花苞绽放之时,而近日里随着夫辽逐步走上正轨,国事稳定。所以萧绰已经开始筹划与韩德让的亲事,虽然萧绰名义上是辽后,但到了这个世界,过去的自然不在是问题。

萧绰睁开妙目。略显慵懒的坐起身,白色轻纱的内裙裹着那具丰腴婀娜的娇躯:“外面生了什么事,这般的喧哗。”

一个。侍女匆匆走进来,跪倒在地,对着萧绰道:“辽后,外面燃起冲天大火,看方向好似是北方广平仓。”

萧绰听言,一下就窜了起来,蹬蹬蹬的跑到了宫外阑珊处,蹙眉远眺,只见北面的天空被大火映红了半边天,而北面能燃起如此大火的就只有那广平仓,一时间萧绰嘴中苦涩,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广平仓内可是存放着十七八万担粮草,那可是为承天城和周边地区坚持过三月的存粮,今天她还担心粮食存放在一个仓中有些不保险,所以打算这几日将粮食分散到另外三个空仓中,这样就算生意外,也不会有大。

“马上将萧承相。耶律承相请到议政殿。”萧绰现在只祈祷这场大火别烧的太狠,至少给她留些粮食,否则一时之间去哪里筹措十几万担的粮草,各地的仓库也都不富裕啊!

吉祥楼,薛明和张生,付明等人在楼上望着北面的天空,却是把酒言欢,薛明看着大火烧了起来,一颗心这才算是放下:“陶兄,明天就该看你的了。”

陶忠旺呵呵一笑。举杯道:“城内多余的粮食都已经被我分散到各地农庄之中,城内各处粮栈的存粮不会存有两日的粮食,明天整个承天城内的百姓怕都会去疯狂的抢粮吧,到时候就等着那些粮栈的掌柜上门挨宰吧。”

“这事情还是要做的隐蔽才好,陶兄尽量能少集面就少出面,免得平生事端,付老弟,那几个纵火之人怎么处理。”薛明扭过头望向付明,道。

微心好了,保证死无对证。”付明嘿嘿的笑着。

翌日天还没有大亮。街道上已经行人匆匆,大批的百姓冲到粮钱门前,等待着粮栈开门,显然昨夜的大火让整个承天城内的百姓都意识到将有可能出现的粮荒,于是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最近的粮栈。希望能抢买些粮食。

随着十几家粮栈开门。但上面的粮价却一下从二十文一斤翻了一倍还多,但依旧是被挤爆了门槛,不到一日时间,十几家粮栈的粮食就先后告蔡,只余下不多的存粮,这些还是为了保证自家的口粮,粮栈粮食告蔡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顿时整个。承天城都动荡了起来,百姓开始恐慌,虽然很快就有告示贴出,稳定民心。但效果却并不理想。

十几家掌柜立刻联想到之前大肆收罗粮食的那家粮铺,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去将对方与昨晚的大火联系到一起,十几家掌柜连忙上门,希望出双倍价钱回购卖出去的粮草,不过陶忠旺却连面前没露,这些掌柜只能派人去周边村镇看看能否收购利一些粮草,但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接连两天,城内的气氛越的压抑一街面上也开始多出许多士兵,恐慌进一步蔓延,而遮沛陶忠旺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分别约见各家粮栈的掌柜,不过陶忠旺却直接将价钱提高了五倍。而且要求用现金支付,能在承天城内做粮食买卖的,哪一个没有点背景,五倍的价格虽然有些高,但眼下整个城市都陷入缺粮的恐慌中。就算是十倍的价格也卖的出,于是一笔笔的交易谈成了。

陶忠旺存储的粮食数量远远不止当初收购的那些,二十文一斤翻五倍,就是一钱银子一斤两。一担粮食能卖出十二两的高价,陶忠旺前后三天6续卖出至少二十万担的粮草,也就是说这一票就赚了两百四十万两,由于陶忠旺是秘密的与各家分别联系,而且按照陶忠旺的建议,粮食暂时放在城外比较安全。毕竟整个城市都是要买粮食的百姓,万一引起哄抢就不好了,就这样陶忠旺货卖数家,之前秘密从灵夏运来的粮食全都售卖一空。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承天城作为大辽的主城,可是牵连着整个辽国各地的精神,尤其是当广平仓被烧了大半,粮食十不存一,为了弄到粮食,萧绰接连下达了几个命令,第一,从周边州县粮库抽调粮食补充,第二,派人到百姓家中收买粮食,这两个举措可以说都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法子,这个法子固然能解决掉承天城的粮食危机,如果没有人兴风作浪的话,那自然能平稳的度过难关,但这一次很不幸的是,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阴谋,一个从半年前就开始布置的阴谋,而粮仓的着火只不过是一个引子,而伴随而来的将是一个连接着一个的后手。

辽国占据着大凌河南北河岸,虽然大凌河两岸多平原,但同样也多山地,平原狭长,面积有限。加上辽国本身就是游牧民族,虽然接受了汉族文化,开始农耕,但技术上却十分落后,虽然辽国内部也有一些现代人,但在以古人为主流的世界里,现代人的思想根本就无法被接受,更何况现代人那白话在读书人眼中,就跟市井之辈没有两样,这是一个之乎者也,儒家至上的世界。根本就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现代人并没有太多的展土壤,烽火大6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熔炉,适应或者淘汰,接受或者被放弃,这就是烽火大6的规则。

萧绰的两个举措无疑成了这场阴谋的帮凶,当各地本就不多的粮食从粮仓中搬出来,送往承天城的时候,流言开始蔓延,永远不要忽视流言蜚语的作用,所谓众口标金,积毁销骨,嘴的厉害由此可见,流言刚开始还只是流言,但当当的的百姓去粮栈买粮食的时候,却现粮价被提高了几倍,流言就不在是流言,抢购再次的开始了。

粮荒似乎被无限的扩大了,老百姓无疑是盲目的,他们只知道如果买不到粮食,接下去的两三个星期他们将会没有粮食可吃,于是疯狂的抢购开始了,而随着抢购。本就没有粮食的粮栈和粮仓自然无法满足这种大规模的需求,当第一家粮栈关门之后,恐慌开始大范围的蔓延。

大辽各地纷纷上演着粮荒的惨剧,而作为始作俑者的一干人却乘坐在一艘花船之上,荡舟泛水。享受着春风和畅,幕天绿水的悠然。这艘花船并不似外面看起来的那般花哨,两层的花楼上,里面响起的却是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子的清脆之声

二十余个,精通算术的账房不停的将各地运来的账本进行汇总核算,渐渐的一个个庞大的数字跃然纸上,冷兵器时代,粮食永远都是最基础的,这也是民乃国之基本。社稷之本的核心,而这一次粮食战争,灵夏利用丰产的粮食,利用天时巧妙的布局,用一根扛杆就撬动了整个大辽的局势。

大批放在灵夏粮库中快要霉的粮食换成了白花花的银两,铜钱和金子,而且是高价格的买卖。而经过这一次洗劫,估计整个大辽将陷入到缺少流动货币的尴尬。到时候将会引起通货紧缩,货币升值,老百姓手中空空如也,大辽那才网起初的经济将受到重创。

就在大辽上演着一场疯狂的同时,夏羽却在接见灵夏的的主阶级代表,让夏羽没有想到的就是户籍改革居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士农工商,士有士籍,商有商籍,匠有匠籍,惟独没有农之一项,作为灵夏核心利益阶层的地主阶层自然要有所反应。

灵夏采用的土地租借法。土地归属国有,而地主只有租借权,这个租借期限比较长,三十年。五十年都有,租借的价格并不高,远远比不上购买私有十地的价格,夏羽之所以不禁止大地主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烽火大6根本就不缺肥沃的土地,反而缺乏开荒的人,加上灵夏农商并进,商业上的展也抑制了大地主的出现,毕竟土地耕种成本较高,在粮食保证在一定价位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拥有大规模土地的地主,但随着地方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粮价早晚都会跌落到一定程度,到时候种植大片的农田显然就变得无利可图,利用市场去调剂农商比例,也算是灵夏吸收后世的经验,直接走上一条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