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晴雯究竟是个什么人物(2 / 2)

妩媚的人生 艾月A 0 字 2022-09-03

晴雯为应急,回王夫人的话时,这样说:“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因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少,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屋里上夜,不过看屋子。我原回过我笨,不能伏侍,老太太骂了我,‘又不叫你管他的事,要伶俐的做什么?’我听了不敢不去,才去的。……”

晴雯在这里是有意拿贾母来压王夫人,想借此脱身。不过,这话也正说明,晴雯心里是很在意自己是贾母的人这一点的。所以,我们理解她平日里的张狂行为,是她感觉自己有贾母撑腰,才少了顾忌,也是可以的。

正因为她始终觉得自己是贾母的人,纵使有点儿问题,也能在贾母处讨得原谅,便做起事来,才常常有持无恐。

如果晴雯真是这样的人,这就是她人格上的一个缺憾。

下面我们看一下王夫人与王善保家的对话:

[王夫人点头道:“跟姑娘们的丫头比别的娇贵些,这也是常情。”王善保家的道:“别的还罢了,太太不知,头一个是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了,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他;后来要问是谁,偏又忘了。今日对了槛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这里,固然有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告黑帐,借机报复的情况,但也侧面反映出晴雯做事的张扬来。晴雯的容貌本来是她的优点,就因为她张扬的毛病,容貌的优点也随之成了她的弱点和污点。可见,一个人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事。

我仔细比对,觉得晴雯做事的张扬,主要有四个因素在作怪。第一个是她长的确实漂亮,而且她也自认为长的比别人漂亮,总想以此显摆。第二个是她技艺超群,学什么都比一般人快,是真正的天才型人才!她也自以为是,并以此自傲。第三个是她原是太上皇贾母身边最得宠的丫头,到宝玉屋里,她自认为是下来帮贾母办事,所以有持无恐。第四个是她确实聪明伶俐,她的伶牙俐齿就是聪明外显的标志,她也总想以此显示自己与众不同,这叫自作聪明,或者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又进行了反复思考,觉得晴雯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被她的聪明搞坏的。也就是被她自认为的聪明给耽误了。

晴雯生来容貌美丽,天资聪慧,才艺多般,伶牙俐齿,真可谓是老天眷顾!人生之初,虽然不顺,成了奴才的奴才,但又运气太好,凭着天资,一下子荣升成了大主子的奴才!如果她能好好把握机会,利用好自己的天资,本可以混出个好结果来。可惜,这样一手好牌,被她打的乱七八糟,最后还送了命,实在叫人扼腕可惜。

晴雯最大的问题是自我感觉太好!做事没有章法,肆意任性。用“骄横”二字形容,也不为过。平日里,大家知道她原是贾母的人,轻易不肯跟她计较,她倒好,借贾母的这张虎皮,在丫头婆子等下人里充起了大王。连王熙凤也素知她的行径,但碍于贾母的面子,不敢跟她起冲突。久而久之,她更放纵起来,有时做事,几近骄狂。像检抄大观园时,一行人到了怡红院中,晴雯挽着头发闯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从那以后,晴雯就开始绝食。

大家看,无论暴躁的掀箱子,还是恣意的绝食,都是走极端的行为。这是她极端的自以为是受到重挫时的极端表现!是心理上巨大的失落感造成的。掀箱子,加速了她被赶出大观园的进程,绝食导致了她病情加重,直接走向了死亡。

晴雯的第二个问题,是她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也看不清别人的位置。也就是说,她既认不清自己,也认不清别人。晴雯知道自己是奴才,却言行举止偏要学主子样,这样,既会招到主子的讨厌,也会招到下人的厌恶。最后,就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另外,晴雯搞不清楚谁才是贾府里真正的老大,谁才是权力的真正掌握者。她看到满府里大家都抬举贾母,就以为贾母是老大,只要贾母宠着她,她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其实,贾府真正的主人,是贾政,所以真正掌握实权的,不是贾母,而是贾政和他的老婆王夫人。贾母的位置,就像皇宫里没实权的太后似的。她的权力,都来源于儿子贾政。而跟贾政最亲近的,还是王夫人。晴雯看不清这一点,所以才敢用话招惹王夫人,自找不痛快。至于下人们跟主子之间错综复杂的勾连关系,她更是拎不清,所以她总是不知轻重的随便得罪。原因就是她老想摆主子的谱。

晴雯的第三个问题是,不该奢望宝二奶奶的位置。作者写这一点,相对比较隐匿。从晴雯讥讽袭人等丫头跟宝玉苟且与暧昧,从她厌烦宝钗老来找宝玉坐着,以及摔了扇子,便生气不理宝玉,以及最后死前的表白等等,都可窥见端倪。由于她的天资国色,由于她的聪明,且又自作聪明,由于她对自己过度的自信,极端的自以为是,才使她不屑于做袭人那些丫头做的那些事。她把贾母的喜欢,宝玉的宠爱,当成了尚方宝鉴与护身符,这让她自信,自己将来就是要做主子的。她教训其他小丫头,驱赶坠儿,都是主子的作派。至于她给林黛玉跟宝玉传信物,一则,她未必知情,很可能以为是宝玉与她亲近而跟袭人蔬远的表现,所以乐呵呵的去做。二则,她纵是知道的,也不乏自以为宝玉与她亲近,才让她去办,再者,她既心里深爱宝玉,自然就有爱屋及乌的念头,能与宝玉共享秘密,非闺蜜不可呀!

综合以上,我觉得作者写晴雯这么一个奇葩的丫头,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其一,丰富丫头的角色。避免千人一面。

其二,指出奴才变主子,下层人变上层人的另一条出路。也就是说,不靠谄媚,不靠邀宠,不靠献身,不靠投机取巧,通过洁身自好,靠才能,靠本事,靠走正道,实现目标的路。像她收拾偷平儿东西的坠儿,就是展现她洁身自好的一个表现。这条路,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失败。借晴雯的失败,揭露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表达优秀且正直的人才没有出路的现实。

其三,把晴雯这颗大石子,使劲投入大观园那片看似平静的湖水里,作为一面镜子,借以揭示大观园内外的主子,以及下人们“恶”的一面。从这方面看,晴雯这个人物,对丰富众多角色的性格,深挖众多角色那些五颜六色面具下的本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整部作品,显得更精彩,更加摇曳多姿。

(本篇完,请接着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