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灵机一动(2 / 2)

湘云不能说话,黛玉便将面膜之理给宝玉说了。宝玉听了笑道:“妹妹真是个灵透人出这样的妙方来。我今日又学了一宗。”黛玉道:“终归是些小聪明罢了。你又学它做甚?”

宝玉笑道:“那胭膏子的做法儿我已甚是熟练了,我屋里的丫头都赞不绝口呢。如今我将这‘面膜’作了出来不又是妙事一件?”黛玉看了看宝玉,说道:“你终日里只想着作这些么?”

宝玉道:“终日无所事事自要找些事来作的。”

黛玉问道:“学用上了?”

宝玉说道:“那个老学究,整日的‘之者也’得甚烦。”

黛玉心中暗道,这宝玉是如此不通事务,且不说功名之事,只看眼前,若是他整日里在胭脂堆里厮混,今后还不是沦落得和那些纨绔子弟一样,无一点用处?

黛玉想了一想,说:“我曾听得一首诗,你评评看如何。”宝玉一听黛玉有诗,便来了兴致,饶有兴味地听黛玉念道:

无故寻愁覓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宝玉听一遍,又自念一遍,又问道:“妹妹从哪里听来?”

黛玉见其神色有动,却又不甚清晰,知道他未必有所了悟,于是说道:“我竟忘了从何处听来。你只说写得如何?”

宝玉思虑一回,道:“倒是讲了个‘富贵闲人’,妹妹恕我愚钝,暂未能听出意思来。”

黛玉也不知他是真未听懂,还是假未明白,便问道:“你可记下这整首诗?”宝玉笑道:“妹妹还不知我入耳不忘的本事?自是全数记下了。”

湘云此时已起身洗净了脸,又转头对宝玉说道:“二哥哥,你竟听不出来这诗中意思?我却是听得明白。你看这诗中人物,可不是同你很是相像?”

宝玉一愣,却并未言语。黛玉知其已心有所感,一时却也不便追问,只说道:“你既已全数记下了,待回去后再细想想罢。今儿你过来,可有什么事?”

宝玉方记起自己前来的目的,于是连忙说道:“林妹妹,昨日我与柳兄相见,果真如妹妹所言,妹妹真是料事如神。”

湘云问道:“到底说了些什么?”

宝玉道:“昨日我二人相会,柳兄将一路上之事都告知与我,又说及他与那尤三姐订亲一事,我便说道:‘难得这么个标致人,确是个古今绝色的,堪配你之为人。’柳兄果然有些起疑,道既是这样,如何只想到他。路上工夫忙忙的就那样来定,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又说他已后悔不该留下那鸳鸯剑作定,如今前来找我细细问个底里才好。我因想起妹妹的提醒,便未多言其他,只叫他放心,又作保尤三姐的为人。柳兄听我如是说,方笑言原是他自己一时多心,叫我莫要见怪,便忙忙地去了东府,将亲事定了下来。如今薛姨妈也闻知柳兄已说定了尤三姐为妻,心中甚喜,正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娶,以报他对薛大哥之救命之恩呢。”

黛玉见终成一件好事,心中也是一阵释然。

宝玉又道:“妹妹可知,这尤三姐竟是个十分痴心的女子,我当初竟错看了她了。听珍大哥哥说,五年前,尤家老娘家里做生日,请了一起串客,里头便有柳兄在里头作小生。那尤三姐一眼瞧中了他,便对娘亲和姐姐道是非他不嫁。己说了,这人一年不来,她等一年,十年不来,她等十年,若这人死了再不来了,她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吃长斋念佛,以了今生。妹妹你说,她可不是个极烈性的?”

黛玉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眉。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凡事不要只看表面,一个人,无论如何,总有一些可敬之处的。”

湘云若有所思,道:“这世间的女子,真是有千百种,想那杨柳,虽不同于尤三姐,两人却又有共通之处呢。均是倔强的性子,倒又令人觉得有些敬佩。”

宝玉点头道:“是了,正是这话。”转而问道:“妹妹方才提的杨柳是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方便下次访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