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修道太守(下)(全)(2 / 2)

我意三国 易飘零 9288 字 2019-09-20

“我不认识他但我却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情。”李晟轻轻的摇了摇脑袋迎着孔明那专注不以的眼神说道:“他是庐江人学道于北方成名也于北方。在修道的人群中与南方的于吉并列据说是一个有大神通的人。不过和其他那些总喜欢在深山老林间潜修的人不同他喜欢在人间走动喜欢出入于高门之府。前一阵子听说他去找曹操了不知怎么的曹操并没有把他留住让他跑到了汝南这才被我们请了过来。”

“他真的很有神通么?那为什么还要攀附权贵呢?难不成是一个大骗子?”听了李晟的解说孔明颇有些狐疑的问道言语中多有些讽刺的意味。和李晟一样他也是不信神的人。虽然他阅读过大量的宗教典籍对宗教了解的比较深刻但他却只注重那些典籍中安抚民心的部分而不相信其他的那些关于神通的解释。“所谓的神通其实都是骗人的。靠神三分不如靠自己十分。”孔明一直如此认为。

作为孔明之主公加兄弟的李晟对于孔明的这种种心思自也是了然于胸。只是与孔明同样不相信那神鬼之事的同时他对孔明看不起左慈的想法却稍稍有些不认同:“骗人那或许是肯定的。但他既然能够骗得了那么多人并在北方取得如此的名声那说明他也确有几分本事。这样的本事就像是一把刀与其让别人把握住了来对付自己不如自己把握住了去对付别人。对于这么一位很有名声的家伙我们可不能失礼哦。”

“亮受教了。”孔明听明白了顿时恍然过来他躬着身子对李晟行了一个大礼。

当下两人便决定下来:“给来长沙的左慈以最高的待遇。”

对于李晟来说既然左慈是天下有名的道人那么他便有被自己利用的价值。李晟打算好好的供养住左慈把他留下来为自己的好道培养名声。就像是昔年燕昭王筑黄金台一般李晟就是想利用礼遇左慈来吸引更多的道人投入自己的麾下为自己的那个计划出力。

这是一种手段在这种手段中左慈的名声是最关键的至于左慈的能力如何是不是骗子是不是能为自己的计划出力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李晟看中的是“马骨”是“郭隗”。

决定下这个方略的李晟马上的就出了。他本打算一个人去的却拗不过妻子的要求又不想让人看出自己的急切便和原来一般依旧是十人一行的出了城去。虽然和以前一样依旧是带着六名侍卫但这六名侍卫和原来的那六名侍卫不同他们都是李晟近卫中自周力以下最好六人。

因为有了前次的教训眼下的李晟的这一行人不但侍卫是衣甲齐备武器蹬亮着就连李晟自己也随身携带了一把佩剑。那是阿力扎献上来的古剑看上去似乎是青铜铸就但与自己原来的铁剑较量一番后却现这剑的坚硬锋利程度远在铁剑之上。李晟一时用得顺手了就把它直接别挂自己得腰间。

左慈这位“高人”是被安排在城西南山里的一处宅院之中。虽然听说那里绿荫丛丛自有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飘逸先韵但李晟却实在怀疑住在那里会比住在城中好。毕竟那处宅院小住的不是很舒畅自然是比不上李晟于城东南竹林中正准备修建的庄园了。

李晟在最初也曾邀请左慈住到这城内来在自己的太守府外院里分一个别院给他居住但却被他拒绝了。那拒绝的理由似乎说是:住在城中不能够更好的亲近大自然不利于修道者的修行。

“真的是这样吗?”想起左慈这人总是眼巴巴的找上曹操的事情李晟心中对这个解释便总有些怀疑。他认为左慈真正还是看不起自己的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守虽然对他的礼遇似乎足够但从名声来说却远不如北方的霸主曹操来得响亮——“出了荆州还有谁知道你李晟呢?”这是一个事实。

“唉这天气真是够热的弄得我们如此奔跑这左慈的架子也够大了。”策马走在林间的道上炽热的阳光经过一层又一层的树叶遮挡之后再透射下来已是比出城的那一瞬来得阴凉了许多可是怕热的李晟依旧汗流浃背的叫起苦。对于他来说在如此灼热的环境下去将一个所谓的“骗子”实在是有些划不来的事情。虽然他已经确认了此行对自己的重要行且事先已经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可一旦像眼下这样事到临头了他却依旧有退缩的打算。

“夫君还是赶路吧。这相同的抱怨你已经说了第五十三遍了。”赵芸在李晟身后没大没小的抱怨道。虽说李晟的三位妻妾从内心起就不畏惧李晟但能如此随意埋怨李晟身上一些小毛病的却也只有这位出身武将的赵芸了。其实也不是说李铛和蔷薇这两人对李晟身上的毛病视而不见只是李铛素来体贴李晟总是心疼自己这位夫君哪里哪里又累着了自动的将李晟的一些问题忽略而蔷薇又是那天生的羞涩个性也不不会直白的将李晟缺点喧之于口便造成了眼下这一家四口之中只有赵芸对李晟意见最大的事实。

当然如果李晟因为赵芸对自己的提醒而面露不满的化那赵芸自也不会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肆”只是很可惜的李晟对此却是一种虚心接受的态度。面对于妻子的抱怨他总是尴尬的笑笑低声而有些无赖的说道:“对不起了我也是不得已的。下次下次就不会了……。”这无疑助长了赵芸对李晟的气势。然而在这气势之下李晟的抱歉却没有化为真实的行动。他总是沉默了一会随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抱怨:“唉……这天还是这么热啊……”

众人无语。她们对李晟已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她们都知道李晟不仅仅在眼下是如此就连在日常生活中的所犯的那些毛病也大体是这般的屡教不改再犯不难的。对此赵芸除了再三的提醒李铛和蔷薇除了尽可能的忍耐便没有更多的办法了。

复又行了里许只见眼前的地势在绿荫的包裹下微微的有了些许起伏听着耳边隐约传来的叮咚流水之声李晟明白这次是真的快要到达目的地了。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心情一下子欢愉起来就连天上的日头也仿佛在那一瞬间变得不怎么毒辣了。他纵马小跑着上前来到院子的门口落马而下自有两名负责这儿保卫的军士将李晟等人引进屋内。

屋内的摆设很是简单与李晟之前所看一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至多也就是在那茶几上多了一卷“道德经”而已。这经书想是左慈经常阅诵的串编着经书的绳索隐隐又松磨裂的迹象让将之握于手中端看的李晟不由得小心翼翼起来。他知道在纸张并没有大规模普及连印刷术也没有踪影的现在一本书是如何的贵重他唯恐自己用力大了将着韦编弄断再次闹出什么大事情来。没奈何的他只能将沉重的竹卷在手中把玩了一会便又轻轻的放下然后便与妻子端坐在宾客席上默默的等候着左慈的到来。听屋外的士兵报道这左慈似乎有睡懒觉的嗜好。

就这么干巴巴的跪坐在那儿无奈的瞪着眼静候时间的流逝。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自膝以下的脚都酸麻的失去了知觉这才听见里头有了某人起身的动静。

“有俗客来访否?”悉刷的着衣声毕便听着里头那苍老而宏亮的声音响起。这位左慈先生可是将架子摆了一个十足明明他自己本身也只是寄宿于这儿且早在几天前便已知道李晟会在今日来访但他眼下一觉而起却摆出了一个毫不知觉的主人模样说出的话虽然颇合出家人的口气但就李晟听来却是那么的耳熟——很显然他就差说那一句:“大梦谁先醒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来着。

“高人都喜欢把别人视为俗人吗?”李晟深深的怀疑着。他觉得左慈之所以没说吟那诗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他根本就不通诗赋。在李晟眼中左慈只是一个道人一个很有可能是骗子的道人。在不知不觉中李晟对左慈的印象越来越差了。他想就此拂袖而去但顾虑到自己的计划终究强制忍耐下来脸上挂着略有些僵硬的笑容。

“我家主公长沙太守李使君来访!”这是伺候左慈的士兵在通报。他并没有走到左慈所居住的内屋而是在靠近通门的地方大声地喊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刚进门时李晟就听过手下人的汇报说:左慈把那所住的那个房间设为了禁区不让除他以外的任何人进入。

“真是故弄玄虚。”李晟斜眼冷视着这一切心中对左慈的做法越加的不以为然起来。与孔明一样不相信所谓有神通的他怎么会以为左慈是真的因为修炼而不许其他人接近呢。

“容我梳洗一番。”里头的左慈从容的回道。

又沉默而枯燥的干等了许久李晟脸上的笑容终于无可奈何的跨了下来。他已经有些无法忍受了。如果说前头左慈在“睡觉”还让他有不得不等待的理由那么眼下的这梳洗却让他越加的烦躁起来。他怎么也不曾想过一个男人还是一个老男人做梳洗这档子事居然这么花时间。抬头瞄了瞄窗外的里头那灼热的太阳已是正空当照。虽然不晓得自己在这儿等待到底过了多久但从出的时辰和眼前的里头来对比李晟明白自己至少在这儿跪坐了一个时辰。

内屋里终于传来了逐渐变大的脚步声随着内屋门帘的抬起一个身着灰衣的高大老者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他真的很高在李晟第一眼的估算中他似乎和孔明差不多高下接近于八尺。一声洗的略略有些泛白的长袍虽是有些寒酸却是干净的很并没有打上什么补丁。满头银丝整整齐齐的刷到脑后披散着收拢于肩上。如果从他头来看你会认为他的年纪绝对在六十以上可如果从他的脸庞来看你又会认为他只有三四十岁。什么叫“鹤童颜”从他的身上你无疑能得出最佳的答案。他没有顶道观但从他身上所散出来的气势却让人绝对不会把他同道者以外的职业联系在一起。

“好一个会包装的人物。”李晟不耐烦的看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左慈心底掠过一句不知是赞扬还是讽刺的话来。长久的等待让李晟眼下的心情很不好连带着看这位被自己千里迢迢请将过来的客人也是充满了恶意。若非如此只怕李晟眼下在心里浮现也就是:“好一位得道高人!”这么一句感叹了吧。毕竟李晟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左慈这么一打扮还确实很有几分道骨仙风的味道。他不经意的瞅了一下坐在自己身边的三位妻子现她们似乎都被左慈的这个做派给吸引住了两眼都冒出了崇拜的光芒。

“唉……这算什么呢?”李晟无可奈何得微微摇了摇脑袋。对于左慈他心里微微的有了些许嫉妒。

“主人”既然已经到那自然是大家都起身行礼而李晟更是乘着这个时候狠狠的跺了跺脚也不管这样的行为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的无礼。跪对他来说已是太久了他脚麻实在是难以忍受。

左慈实在是很有些风度他明明瞧见了李晟得失礼却依旧一句不吭的视而不见起来。他很大度的伸手请李晟他们重新座下命下人取来一根檀香就这么悠悠的点将起来。一时间一种淡淡的香味迷漫在屋中。也许是左慈早就看出李晟的心情十分烦躁吧这点起的香却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它让李晟渐渐的恢复了平静和从容。

在袅袅的香烟之下会面终于开始了。